陕焦化工公司运输处铲运工段,主要负责公司两大煤场的盘煤、卸煤、铲车装焦任务。这个听着简单的任务但要具体实施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因为铲运工段的作业面广,从生活区的锅炉用煤到生产区的生产用煤,产品装车发运战线几乎囊括了整个陕焦公司范围、全年倒运装载量约500万吨。其车辆种类就有汽车、火车、装载机等种类。要干好铲运工段的管理工作不但要有驾驭、维修各种车辆的本领,还要有吃苦耐劳精神和高度的统筹协调能力。“上班两手油、下班一身黑”是该工作真实的写照。
铲运工段共有三个班,一班是作风过硬的“尖刀班”,无论从车辆维修保养还是车辆油耗以及班组建设方面都走在其他两个班前面。相比来说二班的单月油耗、班组管理、现场作业秩序就逊色其他班。怎么办?经过运输处领导的缜密思考,“换将”这个标本兼治的想法浮出了水面。换谁呢?毋庸置疑当然是尖刀班班长杨安。杨安来到运输处仅两年时间,从一名协议工做起,很快转正并成为班组骨干,并以他高度的责任心实现了全年节约油料五千多公升,合计四万余元,出色完成各项运输任务,确保了全年车辆、人员的安全作业,被运输处评为节能先进个人、被公司评为优秀员工。一个个头不高,纸笔不离身的陕北汉子,他是怎样做到降本增效、合理调配又班组团结的呢?“交接车记录本”是他精细管理,责任到人的管理法宝,这个本子每天以表格形式详细地记载着每辆车的作业用途、加油数量、任务完成及油量消耗情况,并要求签字确认。杨班长刚把铲运一班带出了样,本想乘势大干一场,可又接到了调到二班的命令。由于杨安做事为人是干在先、说在后,身先士卒、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深得班组员工的拥护。听到杨班长要走的消息,一班一些员工提出要跟他调到二班的请求。杨安耐心说服了想调班的同事安心工作,带着领导的期望和员工的责任走马上任。
虽然工作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二班班组成员的脾气秉性、作业习惯又得重新了解重新磨合。杨安依然充分发挥他愿干、肯干的先锋带头作用,深入现场了解现场运行状况、找准节耗点、及时掌握每天工作量,合理充分的安排车辆作业,坚决做到不做重复活、不出多余车,送运来回、盘煤过程不空载的标准,减少了作业时间,降低了油耗及安全事故。二班在他的精心管理下作业秩序、班组管理都有了明显提高,很快成了运输处铲运工段的另一个节能班组。在作业中有些员工的技术能力差,很难适应高效、节能工作,杨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向运输处领导请示,并主动承担员工的工作,让技术能力差的员工及时充电学习,以保障企业发展需求。
“你先吃吧,我等最后一辆车归队了就回来——。”月已当空,透过窗户,铲运工段值班室的架子床中的书桌上杨安接着电话,桌上的记录本打开着——一路走来,责任和奉献并肩,在杨安的随身账本上,记着一本精细的“仗”。这是陕焦公司员工战困难、降成本、扭亏增盈的“攻坚仗”。
(侯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