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航天四院7414厂五车间的大门,一面由全体员工微笑照片组成的笑脸墙便跃然眼前。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像一束温暖的阳光,让人慵懒的情绪不由得“晴朗”起来。
可就在一年前,五车间的面貌还并不如此。2010年,7414厂对青年员工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普查”,结果显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员工面临心理健康方面的困扰。这种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与情绪管理问题,成为工厂发展中的一大隐忧。厂党委意识到,要构建和谐、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仅仅靠改善员工福利待遇、工作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情绪变化。
针对这一情况,7414厂特邀心理专家,开设“晒晒我的疲劳”心理课堂,为员工进行“心灵问诊”,解疑答惑、梳理情绪。与此同时,五车间一些热衷心理知识学习的员工也组建了自己的心理辅导队,开始了心理疏导工作的探索。他们每月义务为车间职工进行两次心理健康咨询和情绪疏导。经过半年多的实践,车间的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笑脸越来越多,以往那些心事重重的员工也变得阳光开朗了。
人事代理员工小张就是一名受益者。过去他性格孤僻、缺乏自信,见人恨不得绕着走。自从参加“站立思考”心理素质训练后,同事们明显发现他比从前开朗许多,逐渐成为车间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感觉自己更加自信了,也敢于、善于和同事们沟通了。”他很兴奋地告诉记者。
为使心理疏导惠及更多员工,让“星星之火”在全厂“燎原”,今年年初,厂党委建立起多层次的员工关爱体系,并依托五车间心理辅导队,由思想政治工作部牵头成立了厂心理辅导站。
心理辅导站主要是动态掌握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运用心理健康讲座、心理素质训练、心理干预等方式为员工疏导情绪,“打理”心情,进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心理辅导站成立后,适时在《航天专网》设置“心理银行”专栏,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料和咨询平台。并在全厂巡回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和情绪疏导,在“三八”、“五四”等节日开辟专场讲座,使心理辅导覆盖全厂每个角落。
“恋爱进入心理宁静期之后,到了降温阶段,但并不是消退……宁静期的爱情是一汪幽静的潭水,下面涌动的是暖流……”这便是近日7414厂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在青年婚恋管理讲座上回答青年提问的部分内容。
厂思想政治工作部近期的跟踪调查表明,接受心理疏导后的员工多数学会了自我情绪调节,压力感普遍有所减小。青年员工李小珍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因个人情感问题心里一直很纠结,听完青年婚恋管理讲座并接受几次心理疏导后心结打开了,觉得自己的天空还是很亮堂的。五车间一名班组长深有体会地说,他参加几次心理辅导知识讲座后,将相关知识应用于班组管理,还化解了几起组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