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公平对待 合理引导 加强管理 实现双赢

陕西黄河公司让劳务派遣工有奔头

2023年09月17日

本报讯 20出头的王刚,2010年7月以劳务派遣的方式成为陕西黄河集团有限公司机电分公司20车间的一名普通钳工。他虚心好学,任劳任怨,去年完成工时达到8398.03小时,并实现了生产中无超差、报废现象。今年无可争议地被评为公司首届“十佳劳务派遣员工”。按照“择优转正”制度,他即将实现从派遣工到合同工的华丽转身。

记者采访时,黄河公司的有关部门正在为“十佳劳务派遣员工”办理转正手续。“转正”几个人,带动一大片。正是如此的激励机制,才让企业的1600余名劳务派遣工工作上有干头,职业生涯中有奔头。

作为老牌军工企业,近年来黄河公司以国家战略性产业太阳能光伏为依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了多年来依靠军品“单条腿”走路的发展模式,民品产值由最初不到总产值的15%增长到现在的60%以上。随着光伏等民品产业的发展壮大,劳务派遣工已成为企业生产经营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为了让派遣工“愿意来、留得住、能成才”,该公司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加强管理、实现双赢”的根本,将劳务派遣工与合同制员工纳入统一岗位管理体系,做到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同培训,激发了派遣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促进派遣员工健康成长,岗位成才,该公司建立了符合公司实际的职业生涯体系,对派遣员工进行岗位分等,职务分级,设立了从小组长、工序长、生产班长、技术员、管理干部等不同级别职务的等级晋升通道,并给予相应的有所差距的岗位补贴,为骨干的培养和稳定,为派遣员工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上升通道。对管理能力突出、技术水平好的优秀员工,及时的聘任到相应管理岗位和技术岗位,最大限度地激励了派遣工的成长。建立正常的表彰机制,通过评选“十佳劳务派遣员工”等措施,给他们荣誉及相关待遇。在派遣工最多的光伏公司,综合管理部副部长孙勇指着《劳务派遣用工转为劳动合同用工管理办法》说:“被评为十佳劳务派遣员工的,不论工作年限长短,均要转为公司的劳动合同制员工。”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完善了劳动派遣用工转为劳动合同制用工管理办法,对工作时间满两年,表现优秀的劳务派遣员工也要转为公司的劳动合同制员工。他们还在派遣员工相对集中的各个基层单位,成立了基层党组织和工会组织,并设有专职党支部书记或工会主席,对关心劳务派遣员工,加强与派遣工的思想交流和促进员工队伍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企业从多方面关爱派遣工,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在保证缴纳各种保险的同时,通过给派遣工发放住房补贴、改善饭菜质量、发放节日福利等方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去年9月20日,制造一部派遣工刘鹏云租住的房屋漏雨,影响正常生活,年近半百的部长和支部书记,带领5名员工,拿着工具去帮刘鹏云修理房屋。领导的举动不仅感动了刘鹏云,也感动了每一位派遣工。在派遣工多的分公司、车间都设有专门饮水休息的地方,还有微波炉以方便大家热饭菜。在派遣工家里有婚丧嫁娶的大事时,公司工会干部和部门领导也会亲自前往祝贺或慰问,在员工生日或重大节日时,还会送上真挚的礼品和祝福。

把派遣工当做自己的员工看待。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黄河公司初步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劳务派遣用工管理制度,出现了劳务派遣工队伍稳定、劳动关系和谐,人人争当先进、乐于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企业也获得了“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的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阎冬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沪深两市启动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5/24/16492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