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语言暴力”让孩子“伤不起”

2023年09月17日

广东东莞市厚街艺园学校二年级7(班)的语文老师张某,因学生小华(化名)的作业本上写了错字,恨铁不成钢的张老师,便在作业本上红笔批注,“讲过,猪吗?”

体罚或变相体罚既有教育管理部门的“禁令”,又有家长们的竭力维权,此类现象收敛很多。然而随之而来的“语言暴力”却明显抬头,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肆无忌惮用讽刺、挖苦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这种看似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暴力”,却对孩子的伤害却是深重的。如果说体罚伤害的是孩子的身体,而语言暴力伤害的则是孩子的心灵。身体伤害还可以恢复,而心灵的创伤将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有则寓言故事:一个猎人在山上打猎,受了伤,天黑了还下着雨。结果,被一只熊救了,带他在它的洞里过夜。早上起来,熊问猎人昨晚睡得好不好。猎人说:你身上的味道太难闻了,害了一个晚上都没睡好。熊说:那你砍我一刀作为补偿。于是猎人就砍了熊一刀。过了几年,猎人遇到那只熊,问:“你的伤好了吗?”熊说:“身体上的伤早就好了,只是你说过的那句话,我永远都不会忘记。”学生虽然年幼,他们的自尊心却比成人更敏感,也更加脆弱。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语言暗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对其健康成长产生极大的潜在影响。“语言暴力”不仅侮辱学生人格,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师生的对立情绪,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的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后果。

学生不仅需要知识的滋润,同样也需要心灵的关爱。面对学生,我们的教师一定要少一些讽刺和挖苦,多一些耐心和友善,尤其是在学生“屡教不改”时,更要冷静、克制,别让“语言暴力”刺伤了学生的心!

(冯燮)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教育部:撤并学校须征家长意见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5/20120531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5/31/16518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