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勾画蓝图,质的飞跃追求和谐

——我国石化行业调转典型企业综述

2023年09月17日

一体化——要素融合整体推进

不以产值为第一要义,这是在理念上评价一个企业发展成功与否的重大转变。纵观此次评出的调转典型企业,笔者发现,每家企业阐述的调转目标并不单单局限在单纯“量”的扩张上,而是以和谐发展为出发点,强调技术、业务组成、环保、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实力体系,是各要素整体融合全方位的产业升级。

其中,石化企业实现一体化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原料来源的多样性、工艺选择的丰富性、产品利用的延伸性,都可以让企业集中多种要素,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众多石化企业调转的重要目标。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在朝着这个目标的道路上前行多年的实践者。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评价指出,延长石油集团在面临油气后备资源不足、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等诸多问题的背景下,推进“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一体化发展,实现了由单一炼油加工向综合化工发展的转变,也成功跨越了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的转变。

延长石油总经理张积耀认为,延长石油经过艰苦的探索实践,走出了一条油、气、煤、盐综合利用的一体化发展之路。从现在的发展成绩看,这条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不仅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扩展后续发展空间,还实现了与国内大型石油、煤炭企业错位发展和差异化发展。未来,延长将继续在探索一体化发展的道路上前行开拓。

据介绍,延长石油将在“十二五”时期形成油、气、煤、盐一体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到“十二五”末,实现原油产量1500万吨,天然气产能100亿立方米,原煤产能4000万吨,煤制油300万吨,各类化工产品总量超过1000万吨(其中烯烃350万吨),销售收入2000亿元以上。

集约化——协同合作互补共赢

除了企业自身对一体化发展思路的探索,对于整个石化行业而言,化工园区由于相互关联的上下游企业可以实现要素集中,无疑是行业一体化发展的最优模式。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建成60多家具有先进管理水平和地区产业特色的化工园区,如以上海、南京等为代表的大型精细化工园区;以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依托资源而兴的化工园区等。这些园区都已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以上海化工园区为例。上海化工园区是我国第一个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高度专业化的开发区,最大的亮点正是一体化集约发展。园区突破了传统的“小而全”、“大而全”但布局分散、各自为战的生产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了“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开发理念,展现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整体优势,有序推进了园区的开发建设,使其成为化工园区中的佼佼者。

接下来,上海化工园区将升级一体化水平作为发展目标。据该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上每化工园区将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优势,在深化、延伸产业链上做文章,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能源消耗低的先进项目,使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关联效应,相互配合、相互推动,进而向产业价值链的高端延伸,力争“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100亿美元,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目标。

多元化——多点开花优化结构

产品结构单一是传统石化企业发展多年遗留的通病,但目前,当产能高度过剩,低端竞争无序,出口形势严峻等层出不穷的问题向多数传统石化产品袭来时,谋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高端石化化工产品,提高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比重是很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一家老牌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大化肥生产企业,一直以来,不论是在技术装备、管理水平,还是原料供应、产品市场等方面都具有毋庸置疑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在资源能源供应日趋紧张、低碳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行业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云天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相对单一、资源依赖程度较高、节能减排和环境压力日渐增大等矛盾便凸显出来了。

该公司董事长朱松明指出,在重重压力下,云天化确定了“以肥为主、相关多元”的战略,毕竟做化肥是云天化的强项,要把化肥这个产业做优做强,但同时也把发展重点界定在与化肥、化工相关的产业方向上,强调有的放矢的多元化,而不是盲目的多元化。

通过几年的调整,云天化集团在产业结构方面,形成了以化肥为主业,以有机化工、玻璃纤维、盐及盐化工、磷矿采选和磷化工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六大产业板块。目前,云天化集团拥有资产总额超过800亿元,2011年销售收入460亿元,主要产品30多种,其中磷复肥、磷矿石、黄磷、玻纤、聚甲醛等重点产品的产能均居全国同行业前茅。

自主化——创新争先引领世界

技术的应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可企业是做国际先进技术的追随者还是做引领者,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或许这两种方式在短时间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但是,正如烟台万华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廖增太所说的,坚定不侈地走出一条立足自主创新的转型发展之路,才有了今天让跨国公司这些竞争对手敬服的烟台万华。

30多年来,烟台万华沿着自主化发展道路,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制造技术,其中“年产20万吨大规模MDI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打破了少数国家、少数跨国公司的技术封锁与垄断,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产能上升至亚太首位、全球第二,产品质量达国际领先水平,产品价格也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风向标,成功走出了一条以自主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廖增太介绍,“十二五”期间,烟台万华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一体化绿色化工产业链,实现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万华聚氨酯向万华化学转变。目前,万华烟台工业园项目一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还斥资12.6亿欧元成功并购匈牙利Borsodchem公司,并通过技术和管理输出,力求将其改造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MDI制造基地。这些都将进一步增强烟台万华的全球战略制约和平衡能力,极大提升我国MDI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作用。

(孔凡涛)

上篇:油田加大注水力度 科学开发效果好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6/2012060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6/01/1652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