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没有秘密武器 就是真抓实干

——陕煤化集团蒲白西固煤业公司安全生产十周年探秘

2023年09月17日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情,这是一个朴素的故事。

这是一个让渭北煤矿人难以置信的奇迹。

这是一个在石炭二叠纪煤田渭北“黑腰带”上创造了陕西煤炭系统最长安全周期的传奇。

这个名不见经传,在渭北黑腰带上“啃着硬骨头”的煤矿,在被蒲白矿业公司(原蒲白矿务局)重组后的2012年5月20日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3653天,达到安全生产十周年目标。5月24日,蒲白矿业公司隆重召开了表彰会,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将100万的奖金支票送到创造这一奇迹的领头人刘润合、马会儒手中。

这一传奇故事的主人公就是陕煤化集团蒲白西固煤业公司。

作为一个能够连续安全生产十年的矿井,肯定有一套安全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人们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原因支撑着西固煤业实现这么长的安全生产周期?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西煤人牵住了安全生产的“牛鼻子”?难道西固煤业真有管安全抓生产的灵丹妙药?

在该公司安全生产十周年之际,记者带着探寻的目光走进矿区,寻找他们连续实现安全生产的秘密武器。

十年历程

走进绿树掩映、修竹成林、鸟语花香的西固煤业公司,面对我们的采访,公司总经理刘润合感慨万千,将公司十年的发展历程娓娓道来。

该公司是原蒲白矿务局对白水县利群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于2003年10月31日挂牌成立的一个股份制企业,首开了国有煤炭企业与地方煤炭企业联合重组的先河。

公司位于渭北煤田中段,1982年筹建时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1994年投产后实际年生产能力维持在13万吨左右。1997年西固煤矿进行股份制改革,更名为“利群煤业有限公司”。为了提高经济效益,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2003年与原蒲白矿务局联合重组,成立了陕西蒲白西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分别于2005年和2010年,分两次对矿井进行了技术改造,矿井生产能力由原来的15万吨/年提升到现在的60万吨/年。目前,该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模式,规范、持续、稳步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荣获全国煤炭系统“文明煤矿”和全国“安全生产上千天”矿井荣誉称号。

思想铸魂

记者在西固采访时,深深地感到他们始终抓心、抓人、抓事,在职工的心田播下了安全的种子。把动态预控、落实安全责任追究细化到每一个区队,每一个班组。安全理念已经融入到每个西煤人的血液里、脑海中。

连续十年的安全生产要说没有支撑的理由,肯定不会有人相信。但不管千条还是万条理由,他们在前行的道路上抓住了一个最根本的理由,那就是以人为本、落实责任、强化监督、完善机制,那就是真抓实干。这,就是安全的“抓手”。

“要说经验,我们也曾进行了总结,可以归纳为:‘四个一’(学习了一个榜样、发扬了一种精神、实施了一种管理、奋斗了一个目标),‘六坚持’(坚持安全为天的人本理念不动摇,坚持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不手软,坚持敬业实干的工作作风不走样,坚持公正处事的环境天平不倾斜,坚持文化治企的管理方向不改变,坚持做强做大的发展步伐不停滞。”刘润合在回顾西固煤业十年安全生产历程时这样说道。

四个一领航

学习一个榜样。安全生产是煤矿人梦寐以求的夙愿,西固煤业自从改制以来,就一直在探索思考着这个问题,竭力宣贯“生命至上、安全为天”的安全理念,把安全摆放在高于一切的突出位置。2008年,公司通过国家安监局资料了解到,山东新汶矿务局鄂庄矿连续实现十六年的安全生产,是当时全国煤炭企业中安全生产周期最长的,就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去鄂庄矿参观学习,寻求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秘密所在。通过实地考察得知,该矿与其他煤矿相比并没有特别之处,有的只是持之以恒地、坚持不懈地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加强管理、落实责任。至此,鄂庄矿就成为他们“对标”的标杆。

发扬一种精神 作为蒲白矿业公司(局)的首个股份制企业,在成立改制的进程中,西煤人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新机遇,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敬业的精神、实干的作风、艰苦的创业谋求企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样的热情、态度和精神奠定出广大干部职工敬业实干的工作作风。

实施一种管理 “闭环管理”作为一项常态化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生产管理、安全管理、操作规范、行为养成等方面,该公司坚持从标准化出发,从贯彻执行、现场监督、考核复查、补充完善、结果反馈等全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形成一个各项工作的管理闭环,确保管理无漏洞。

奋斗一个目标 鄂庄煤矿的井下地质条件和西固煤业基本相似,这对西煤人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为此,公司提出要在蒲白打造一个“鄂庄矿”,把西固煤业建设成一个本质安全型矿井。

六个坚持

坚持安全为天的人本理念不动摇 煤矿作为高危险行业,安全是制约煤矿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该公司在狠抓标准化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不动摇,抓人的行为治理,就是把安全文化孕育于职工日常行为里的一种习惯,让按章指挥、按章作业成为一种自然,日积月累酝酿成为一种文化。

在西固煤业人人都知道安检员的“厉害”,几乎每个安检员都有几个带有传奇色彩的安检故事。区队干部几乎都“领教”过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要受处罚的“威胁”,公司领导也几乎在值班时间都接到过井下安检员的现场汇报。有一次,井下工作面溜子运转不灵,当班队干在排除故障时,想节省时间违章作业,安检员铁面无私,坚决制止,遏制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

抓安全要抓职工的应知应会,如果职工不知道怎么干,本身就是安全隐患。这几年,西固煤业不论是巷道掘进、采煤放炮,还是支架回撤、运输提升,只要是搞生产,首要的问题就是安全不安全?“规程”、“措施”落实到位不到位?职工是不是知道怎么操作?只要这些问题没有落实,任何工程都不能干。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该公司组织干部职工学规程、学措施,并将所学应用在安全生产中。在一次生产调度会上,公司领导要求21507工作面过破碎带尽快开口,区队也急着想开口施工,可安全科长说,开口措施没到位也没落实,坚决不能开工。像这样的故事在西固煤业枚不胜举。

在安全管理上,坚持行为治理、闭环管控,坚持从现场落实出发。每天安全小分队四点班和零点班行动,每周一进行全矿性的井下各工作区域大检查,从隐患排查到分类整理、督查反馈、整改落实、复查验收形成一个安全生产的管理闭环,确保安全管理无漏洞;在职工操作规范化上,坚持从职工岗位成才出发,从技能培训到岗位描述、手指口述、考核奖罚、岗位调整形成一个岗位操作的管理闭环,确保职工操作无漏洞。同时,在文明行为养成上,坚持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出发,从文明举止到班前礼仪、列队上岗、规范作业、宣教督导等方面形成一个职工行为的管理闭环,确保职工行为规范无漏洞。

管安全抓生产离不开职工素质的提高,更离不开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的建设。公司从人本理念出发,把强化各类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作为把好安全的第一关,随时根据职工操作状况和生产需要展开培训,每年培训职工不下千余人次,基本达到每个工种、每名职工、每个年度培训或者复训一次。从“二安(安全确认、安全闭环)、三个一(每日一题、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试)”入手抓职工安全教育培训,把班前30分钟作为区队自主培训职工学习安全技能知识的一个主阵地,组织职工广泛参与自主开展安全教育主题活动,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另外,还通过专业培训、岗位自学、人才引进、以师带徒、技能竞赛等五大培训机制,强化人才的培养、储备、培育和使用,形成“岗位选人、人尽其才”的人才使用机制,极大地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形成了一个“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好事的有地位”的干事创业新格局。

坚持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不手软 西固煤业能够实现连续十年的安全生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始终如一地抓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

西固煤业用求真务实的精神建章立制,用真抓实干的态度确保落实。他们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等制度。因为西煤人明白:只有纲举才能目张,制度要管用,关键是在执行上不能打折扣,不管是中层干部,还是公司领导都一样,只要违反了就必须按制度办事。有一次掘二队掘进的巷道成型后没有及时维护,冒顶十多米,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认为自己安排不当,在调度会上自罚五百元并作深刻检查。

抓雷厉风行的作风,保证制度能够及时、顺利得到落实。2010年初,采煤队工作面过黄泥带时,底板软顶板压力大,整个悬移支架腿子下陷扎入底板,仅能容下一个人爬着通过,需要多科室、多区队配合,随时处理解决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公司几乎所有科队都参与了采煤队过黄泥带,公司领导和科队长班班盯面带班,现场制定方案处理问题,落实制度措施,艰苦鏖战了三个月,最终完成了这项“攻坚”任务。

抓锲而不舍的韧劲,务求制度能够长效执行。抓安全管理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地抓,西固煤业的安全小分队就是对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在采访中一位“违章”职工说,就在前两个月,自己在上夜班的时候“睡岗”,小分队第一次巡查他“逃过一劫”,没想小分队来了个“回马枪”,逮了个正着,自己认了罚款。从那以后,他以此为戒并时刻警示工友,全班再也没有上班睡觉现象发生。

坚持敬业实干的工作作风不走样 十年的安全生产还得益于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作风硬则矿风硬,作风正则矿风正。煤矿井下情况瞬息万变,很多问题需要及时处理,一刻也不能耽搁。长期以来,西固煤业从干部作风入手,注重发挥中层、队干、骨干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井下初采初放、采掘工作面搬家、下大件设备等重要工作时,科室、区队干部不用说就会自觉地留下来坚守在工作岗位,这样的情况像家常便饭一样普通。

采煤队曾有一次回收工作面,托梁卸不下来,队长、书记连续在井下工作近30个小时未升井,直至问题解决。2006年全年,大断层、涌水、大底鼓都让采煤队遇上了,大大小小搬工作面达十余次,回撤、安装工作面一次动用小绞车最多达13台,延点、连班是经常事。2010年春,采煤队采面过黄泥带时,有将近30架旋移支架陷入工作面底板中无法移动,有些人为了安全建议放弃,可大家舍不得丢掉这些支架,聚集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硬是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千辛万苦地将支架从黄泥沼里弄了出来,甚至连一个销子也没弄丢。

坚持公正处事的环境天平不倾斜 公开促进效益,公平促进和谐,公正促进安全。“三公”做到了,职工心气顺、干劲足,企业的事情就好办了。

西固煤业始终坚持中层以上管理干部年末述职制度,工作做的如何让职工来评说。每年职工代表、管理干部、考评小组和公司领导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综合考评打分排序表彰;在选用人才上坚持群众公认、注重工作实绩、确保德才兼备。他们将选人用人目光更多投向基层,关注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干部,让他们在事业上有奔头、工作上有干头,经济上有甜头。只要符合使用条件从来不问出处,这几年就有七、八名新分配的大学生,担任了科队级管理干部。

该公司每年公开推选公示10名优秀职工,10名优秀共产党员,10名优秀班组长,10名优秀安全标兵予以重奖。区队坚持队务公开制度,分配公平、公正、公开、透明,重大问题交由职工讨论,每月都由民管会制定分配方案公之于众,让职工参与管理和分配,给职工交一本明白账,让职工自己算经济账,算安全账。

坚持文化治企的管理方向不改变 对于企业文化,西固煤业党委书记马会儒有他的独到见解:要把核心价值观逐步转化为可操作的管理制度,把制度理念转化为职工的思维、追求和习惯,使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提高企业品味、提升职工素养的方向迈进。

西固煤业过去是一个小矿井,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各种管理不规范,安全生产状况也不容乐观,企业文化建设根本无从谈起。面对改制初期这样一个局面,公司党政坚持文化治企的管理方向不改变,持续向职工渗透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为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大家对企业文化建设有了共识。

目前,公司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以“建设文明和谐富美的花园式矿井”为愿景目标的企业文化,使文化力逐渐成为企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在企业文化构建中,把“做精做强,追求卓越”作为西煤人干事创业的一个支点,“让制度管理,按规程办事”成为干部职工工作的原则和作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更加突出安全文化建设,把“安全至高无上”作为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个不可动摇的理念,大力宣贯安全文化理念,努力提高职工的安全行为意识,塑造本质安全型职工队伍。今年,公司将强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管理水平。

在党建方面,该公司结合企业实际,遵循“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做到的要有效”的原则,积极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以“围绕中心做工作,进入管理起作用”为工作思路,积极开展党建目标质量管理考核工作,内容包括党建工作、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文化建设、民主管理等,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党建模式,将整个工作流程形成闭环。

坚持做强做大的发展步伐不停滞 “安全为天”的人本理念是该公司抓安全的一个基点。近几年,每年的安全投入都达到千万元,仅解决顶板支护问题这一项就作了多次的改进,由最初的摩擦支柱改进到π型梁支护、悬移支架支护到目前综合机械化采掘的应用,彻底解决煤层顶板安全管理难题。同时,还在蒲白矿区率先引进使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PLC变频提升系统、斜坡架空人车、液压绞车等先进装备,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目前,随着矿井产能的提升,安全投入也逐步的加大,矿井的硬件设施正在不断完善。

西固煤业在陕煤化集团“振兴渭北老区”方针的指引下,在蒲白矿业公司(局)党政的正确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下,使矿井产能从最初的15万吨提升到30万吨进而又扩能到60万吨。特别是近两年,投入到安全生产中的资金达到七千万元以上,实现了一井一面。无论从规模、产量上,还是采掘机械化程度上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60万吨技改工程期间,蒲白矿业公司董事长雷贵生、总经理庞军峰先后多次到西固煤业调研、指导,深入现场与西固煤业一班人共同研究实施方案、确定设备选型、监督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在西固煤业干部职工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矿井60万吨的技改目标,使矿井在安全生产中奋力前行,在产能提升中不断做强做大。

在记者深入基层区队采访时,一位职工感慨地说:“你看我们现在穿着公司配发的工装,走到村里大家都说很上档次,谁还敢瞧不起咱煤矿工人?”小王也不甘示弱,拿出一把车钥匙在众人面前晃了晃,说道:“我前天刚买了私家车,咱也要体面生活!”这时,该队一个副队长对记者说:“近几年,公司十分重视安全方面的投入,机械化程度不断提升,个人工资和福利待遇也不错。作为一线职工,我们干得很踏实,心里也很知足。”语间,这名副队长流露出喜悦自得的神情。

西固煤业十周年的安全生产史,既是一部由弱到强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做精图强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安全生产的探索史。十年来,西煤人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艰难发展中求索、在改革大潮中奋进,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之路、发展之路。

面对过去的十年,西煤人清醒地认识到:不能自满,不敢懈怠。决心在陕煤化集团和蒲白矿业公司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扑下身子,埋头再干十年,就一定能够建设出一个屹立在渭北黑腰带上的本质安全型百万吨文明矿井。

(韩庚 章琦 王斐 薛唐奇)

蒲白矿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雷贵生(中)在井下检查工作

蒲白矿业公司总经理庞军峰(右二)与西固煤业领导研究工作

蒲白西固煤业总经理刘润合(左一)在井下检查

蒲白西固煤业党委书记马会儒(右一)在井下检查

综采设备地面联合试运转

职工篮球赛

主斜井皮带运输提升系统

职工队伍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6/20120605M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6/05/16534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