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渭南市区渐渐炎热起来,青岛啤酒渭南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张陌生而亲切的笑脸,让职工的心也跟着热了起来。“每个月的收入有多少?”“工资有没有增加?”“是不是都签订了劳动合同?”渭南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张洁玉用最质朴的语言跟职工聊起了家常。
5月29日,由省总工会经审委、后勤中心组成的“四个万”活动工作组,联手渭南市总工会“双千双万”活动工作组,来到青岛啤酒渭南公司、渭南市白杨集团等企业走访。走在企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作组一行以切身体验的方式,细致查看了企业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执行情况。
青岛啤酒渭南公司前身为国营渭南秦立啤酒厂,曾两度破产重组,直到2000年,由青岛啤酒股份公司和青岛啤酒西安汉斯集团共同出资组建。企业的两兴两衰,竟然没有让职工吃一点苦。几年来,公司438名职工不仅没有一人因为重组丢了饭碗,反而纷纷涨了工资。张洁玉了解到公司为保证员工的生活,向职工提供单身宿舍,并实现了职工“五险一金”的全员覆盖时,她连连表示赞许。她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工的努力,要始终把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保证员工的收入,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就是关注员工最核心的利益,也是企业自身持续发展的需要。”
“倾听一线职工最真实的声音,了解大家最期望解决的问题”。张洁玉表示,这是工作组调研走访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这次来,就是要和职工交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尽管说,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在职工代表座谈会上,张洁玉一席推心置腹的开场白,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打开了话匣子,职工于保民讲出了自己的困难。从2006年妻子查出患有慢性肾炎开始,看病吃药就成了他们家生活的一部分。时间长了,医药费的开支让于保民难以承受。“听说医保可以报销部分费用,但是咨询报销政策的时候,对方说超过两年时间不给报销。”对政策的不了解让于保民很是无奈。“希望能更多关注患有慢性病职工的医疗费报销问题。”他提议。工作组当即表示,会后就帮着联系市医保部门,了解政策并帮忙办理慢性病患者就医卡。张洁玉建议,面对因病致贫的职工群众,要在企业建立起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减轻企业与职工的困难。她还叮嘱职工们有困难要及时向企业工会或上级工会反映,工会组织一定会尽最大努力给予帮助。
据了解,渭南市总工会“双千双万”活动与省委“三问三解”活动、省总“四个万”活动紧密结合,该市总工会下基层走访分3个小组,带队领导除深入企业调研外,在活动中坚持做到包联一个乡村、一项民生工程、处理一个信访案件。参与活动的各工作组都要记录工作日志,撰写走访调研报告。自3月活动开始至今,该市总工会走访行程涵盖9个县市和4个市直工会,下企业30余次,走访近百户职工家庭,与百名以上职工进行面对面、心贴心交流沟通,收集到问题和建议百余条。其中,职工关心的热点问题多集中于经济权益的实现和对工会今后工作的建议两方面。经市总工会协调努力,其中80%的问题和建议已得到较好解决,剩下的问题和建议也在积极研究落实之中。
渭南市总要求,对广大职工反映的问题,工作组将认真梳理,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推动问题解决,确保广大职工的利益得到维护。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