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河南馆陶县第一中学,未满30岁的高三年级班主任赵鹏服毒自杀。他留下遗书称,活着太累,每天无休止的上班让人窒息,工资只能月光,决定自杀离世。据悉,赵鹏3月份的工资为1950元,包括1450元基本工资和500元补助,而4月份没有补助,只有基本工资。
不可否认,作为一名教师,即便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与压力,也应当乐观面对生活,自我调适好心情,从而不仅为学生们传授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保持健康阳光的心态。然而,这名高三年级的班主任,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面对每月微薄的工资,却作出了极端之举,通过服毒自杀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这位教师的行为有些偏激,然而,他留下的遗书,又何尝不是摆在政府以及教育部门面前情真意切的“民生考卷”呢?这些年来,全国上下一直呼吁着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然而,当高考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时,那么,对于每一位负责任的教师来说,自然会因此而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毕竟,在当前的现实体制下,高考成绩往往是考量教师绩效的关键指标。
另外,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建设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各地都在大幅提升人民教师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然而,作为一名身负重任的高三年级班主任,居然每月只有一千多块的工资,在当前物价飞涨的大形势下,如此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恐怕都有问题。当教师的工资无法满足正常的消费需求,又寄希望于全身心地投入于教学工作当中,这样的要求显然有些过于牵强。
无论如何,面对高三年级班主任服毒自杀的惨剧,亟待国家教育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举措,着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同时,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不断提升教师的薪酬以及福利待遇水平,同样是当务之急。 (陈国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