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年轻人短工化渐成趋势

2023年09月17日

据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一个课题组近期发布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短工化”就业趋势在农民工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明显和普遍。

据这项调查,66%的农民工更换过工作,25%的人在近7个月内更换了工作,50%的人在近1.8年内更换了工作;农民工平均每份工作的持续时间为2年,两份工作的时间间隔约为半年多。

调查还发现,“短工化”趋势逐年递增。报告显示,2004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平均持续时间大约为4.3年。而2008年开始上份工作的农民工,工作时间只持续了2.2年,缩短了近一半。

“新生代农民工频繁换工作,到处打工,实际上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谋求生计,以旅游为目的的是极少数。而一些白领把打工旅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目的是为了旅游。”有专家分析“边打工边旅游”的现象认为,这两个群体频繁换工作的本质是不同的。

据统计,1980年之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全部外出农民工的58.4%,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系教师何江穗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典型的特点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学校直接到工厂的,多数人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中的多数人希望、事实上也只能留在城市里。他们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都和老一代农民工有很大的区别。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像父辈年轻时打工那样,面临紧迫的生活压力,对工作和生活环境也有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选择权利。

何江穗认为,短工化趋势的表面原因,是农民工追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空间,深层的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机遇和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变化,使得新生代的农民工发展定位发生巨大变化。此外,诸如户籍制度、教育和医疗制度等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表达诉求的渠道等,也是“短工化”的原因。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汪建华认为,工厂更倾向于使用比较灵活的用工制度来控制成本,也会逼得一些农民工难以在一个单位长久工作。另外,由于工厂招工机会多,工人跳槽时选择相对较多。

“短工化”有何影响?何江穗认为,对个人而言,不停地更换工作的地点和单位,使打工者无法建立熟悉的圈子,缺乏社会关系的支持,缺乏归属感,不利于心理压力的排解。另外,换工作期间,可能会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收入,会影响到家庭生活,工作地点的变动也会影响婚姻关系的稳定。 (欣华)

上篇:没有了
下篇:长时间怕电话是一种“社交焦虑”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6/07/16542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