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悉杨斌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喜讯后,5月8日,笔者慕名前往位于榆林市的长庆油田采气二厂榆林配气站采访。
初见杨斌,29岁的他,不善言辞,纯朴厚实,一张国字脸上总挂着淡淡的笑,你能深切感受到他那种从心底流淌出来的真诚和质朴。
榆林配气站是长庆油田天然气外输的枢纽,榆林、苏里格、靖边、子洲四大气田的天然气在此交汇转输北京、华北地区,去年外输气量就超过了160亿立方米,占到“陕京线”总量的80%。
杨斌担任这个站长,我想:其一是上级领导放心他担此大责;其二:这个站的“咽喉”功能之重。
提起荣获“省劳模”荣誉时,杨斌脸上露出了羞赧一笑,平静地说:“荣誉不光属于我一个人的,是榆林配气站,也是采气二厂集体的,感谢各级领导多年来对我的倾力关怀和帮助。”
值班室员工说,杨斌在管理上总是说得少做得多,一年大多时间都泡在生产现场,他对设备、工艺流程了如指掌,任何生产难题总能沉着应对,迎刃而解。
2006年12月,榆林的冬天滴水成冰。加了厚厚保温层的转水加药管线,也接连出现冻堵,常用解堵办法是用热水浇灌,但PV材质的管线极易因为剧烈的热胀冷缩产生裂纹而报废。对此,杨斌常常蹲在转水阀旁苦思冥想。有一天,当他路过加药间时,茅塞顿开:用甲醇!集气站冬天生产时,都要向管线内注入一定量的甲醇预防冻堵。他兴冲冲地做起了实验,经过一个多月的不断的摸索、尝试,摸索出了一套操作简便、安全实用的防堵工艺,他的这一小改革被大家称为“杨氏转水法”。
杨斌的上级领导、榆林天然气处理厂厂长解永刚说:“杨斌和其他的员工没有什么不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好地诠释了‘用心’两个字。”
解永刚清楚的记得,还是在榆林处理厂担任大班时,杨斌参加一年一度的精馏塔装置入塔检修。当塔孔打开时,他总是第一个钻入塔中,逐层进行检查。这一钻就是三、四个小时,出塔后脸、衣服、手都是黑的,一身难闻的气味,但他从不抱怨什么。每次他们班都是提前完成检修任务,为装置能尽恢复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作8年来,杨斌先后在天然气处理回注岗、维修岗工作,当过中控班班长,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员工”、“技术状元、”等荣誉,被长庆油田公司树为“劳动模范”、“岗位明星”。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怀揣一颗热诚的心,投入一份真挚的情感,才能真正让人生变得丰盈与饱满。”杨斌的这句话,让笔者理解了一个“80”后的人生追求!
(曹耀君 文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