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集团共有女职工1167名,占职工总数的31%,设有基层女工委32个,专/兼职女工干部35人。近年来,经过探索和实践,兴化女工委以提高女职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职工”活动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女工教育活动,全力推进女工素质提升工程。
学习深入人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为了把女工的注意力都凝聚到创建“学习型组织”中来,兴化集团工会围绕公司主题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如何塑造时代新女性”大讨论活动,组织各层面女工参与讨论60多次,撰写心得体会200余份,达成了“终身学习,永不止步”的共识。广大女工认识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进而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女性风采。
2010年以来女工委组织各层面的学习培训60多场次,有《如何缓解内心压力》的减压教育,有《不抱怨不折腾不怠慢》的职业精神教育等等。通过这些“润物细无声”的学习,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培养了她们爱岗敬业、真诚奉献的工作作风,也为塑造时代新女性打下了思想基础。
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是基础,改变习惯思维是关键。为了改变学与不学一个样的惯性思维,一方面公司通过工资体制改革,提高技能工资、学历工资占有幅度和报销职工继续教育30%—50%的费用,激发女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利用自学成材典型事例引导女工树立“终身学习永不止步”的学习理念。以比尔·盖兹、三毛、华罗庚为例为女工讲述名人自学成才的发展轨迹,用真正的事例引导女工立足岗位,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为了使女工学习更有目标,更有操作性,女工委号召每一名女工依据企业中心任务,紧贴岗位实际需求制定个人愿景和学习计划,同时凝练出各基层女工委的共同愿景。如合成女工委的共同愿景是:“练就过硬技术,追求一流业绩”,装备女工委的共同愿景是:“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保证设备稳定运行”,生产女工委的共同愿景是:“精心操作,优化工艺,稳产高产”等等。基层女工班组、岗位先后开辟了愿景墙、学习园地,使女工心中有愿景、学习有内容、交流有品味。由于女工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的和谐统一,充分调动了女工学习、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女工的自主意识明显增强。
提高学习质量
在规范学习内容方面,女工委员会依据本年度企业中心工作制定统一的学习内容,由基层女工委牵头每季度有计划有目标地组织女工进行学习,坚持每月开展两次集中学习交流,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女工学习《纲要》、《党章》、《化工操作规程》等多方面的知识,并要求书写学习笔记。
为了检验学习效果,组织女工参加各类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30余次,涌现出公司级女技术能手100余人次,省市级女岗位能手3人。大力开展经济技术创新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2010年以来广大女职工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1010条,被采纳525条,创经济效益近千万元。平时各基层女工委利用班前会、学习卡等有效便利的平台,寓学习于工作之中,强化学习内容。使女工在企业发展中施展才华,实现岗位建功。
为了保证学习质量,基层女工委坚持日常检查考评与机制激励并行,在工作中,及时检查工艺操作水平,做到每班一评比、每月一奖励,并记录在工作日记上;在学习中建立学习档案,定期考试,记录考核情况,并及时公布学习成绩,同时把考核情况与奖金分配和年度评比相结合,为推选五一巾帼标兵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通过这些做法,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学习质量不下滑。
塑造时代女性
据了解,为了突显学习效果,实现“创争”目标,兴化女工委以“两项工程”为载体,促进女工“内外兼修”,实现女工综合素质提升。
“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女职工内在素质。以两年一届的女工计算机技能大赛、女工“智慧之星”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平台,展示兴化女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大力开展“书香女性”活动,鼓励女职工读好书、多读书,提高文化品味、文化素养。要求每名女职工每季度参加一次学习、每季度看一本好书(或好电影)、每半年写一篇心得体会,实现女工内在素质的提升。
“形象工程”塑造美丽自信的职业女性。女工委结合女性爱美天性,在女职工中开展“丽人行”活动,购买电教教材为公司女职工讲解美容、护肤、衣着服饰的知识,并给每一个女工委员会配发《女性职场全攻略》等书籍,组织女职工观看商务礼仪的光碟,使公司的每名女职工成为仪态优美、谈吐高雅的职场丽人。并先后开办了各种适宜女工参加的培训班,“十字绣”培训班,培养女工审美情趣和创造美的能力。瑜伽班使女工修身养性,健康美丽。排舞训练班充满活力,洋溢热情是女工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一系列的活动既丰富了女工业余文化生活又使广大女工外在形象得到有效提升。
如今,在兴化女工中“学习”已蔚然成风,无论是练技术、钻业务还是继续教育、爱好学习都已经成为自觉行为。广大女工经过学习、培训、竞赛、再提高这一艰苦的过程,成长很快,有些人已经成为车间、分厂的技术人员,有些人已经成长为班长或主操作人员,公司女中干人数已经由原来的5%提升到10%。
本报记者 刘公望
图为延长女职工开展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