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为了首次入住“天宫”

——航天六院助力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

2023年09月17日

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带着中国人愈发宏伟的航天梦想飞入太空。而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将会实现4个首次。分别是航天员首次实施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首次进入天宫一号驻留,首次有女航天员参与,首次进行10多天的载人飞行。据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之乡”的航天六院一名专家介绍,此次交会对接任务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便是神九载人与天宫一号的手动交会对接,这项工作是否成功对于中国能否完全掌握交会对接技术,至关重要。

作为中国航天“液体动力之乡”,航天六院是中国唯一集运载火箭主动力系统,轨姿控动力系统及空间飞行器推进系统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为一体的专业研究院。在这次“神舟九号”任务中,从火箭到飞船再到空间实验室,航天六院提供了全系列近百台发动机,将为搭载着我国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九号”从点火升空、准确入轨、与先期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到返回地面的每一个动作提供精准、可靠、充足的动力。此次执行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改进型CZ—2F火箭,其主动力发动机,全部由西安的航天六院7103厂人研制生产。

为神九提供动力源

火箭点火后,航天六院的直播大厅内,所有人都紧紧盯着大屏幕,希望自己参与研发、生产的部件能够在发射任务中“一展身手”,可宁继荣却不这么想。

作为航天六院11所唯一的压力容器设计工程组,宁继荣与其他6位组员承担着11所30多个型号,50多个种类贮箱、气瓶的设计和研制工作。护送“神舟”飞船上天的CZ-2F火箭逃逸系统配套的灭火剂贮箱,就是他们的“作品”。

“辛苦研制出来的东西,我们却一点儿也不希望它工作”。宁继荣笑着说,“一旦它‘派上用场’,就意味着我们的发射任务出现异常。”

宁继荣的话含着隐隐的遗憾,但更多包含的是一种责任,一旦发射出现异常,他们便为航天员生命安全守好最后一道关。肩负如此重任,他们将每一件产品的设计当“作品”对待,“作品”中还要求“精品”,这种“精品”意识被他们奉为一种信仰。

随着神舟九号发射成功,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则是实现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党委书记黄亮说,如果算上之前神舟一号到八号以及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再加上本次神舟九号的准确入轨,航天六院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算得上是“十全十美”了。黄亮说,这次参与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推进系统都是由航天六院研制的。神九飞船的48台大小不等的姿轨控发动机,导引着神舟九号提供冲量调整飞船的姿态,使其满足自主控制的条件,提供飞船轨道转换的动力,使飞船不断接近“天宫一号”,满足初始对接条件。

温暖如春的“天宫”

按照计划,6月18日“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完成后,航天员将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开展相关空间科学实验。航天专家表示,对接后组合体内的环境与地球上的自然环境是一样,室温在23℃左右。在这种环境下,更利于组合体内部具有生命保障系统,可以制造氧气,空气湿度舒适。而要维持这种宜人的环境,全靠热控分系统和环控生保系统。

据工作人员介绍,热控分系统主要采用流体换热技术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流体流动将船上产生的热量传递给外部辐射器,再将热量辐射到太空中,为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需要泵和阀类产品驱动和控制流体介质。

(下转二版)

上篇:陕西省企业民主管理条例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6/20120618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6/18/16567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