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养老服务是个良心活”

2023年09月17日

渭滨区是宝鸡市经济、文化、商贸、金融中心,人口44.1万,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7.1万多人,占总人口的16.2%,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空巢独居老人比例高,属于典型的人口老龄化地区。渭滨区爱心养老服务中心是一个公益性的服务机构,2010年6月成立,200名经过专业培训、持有上岗证的照护员为全区54个社区的1200多名“三无”、空巢、独居、高龄、无收入、低收入等五类老年人提供无偿上门服务。此项工作开展以来,区政府每年投入230多万元。截至目前,已累计服务45万多个小时,受益群众达3500多人,实现了城区养老服务全覆盖。

见闻一:秦兆芳提来了荞麦面

秦兆芳47岁,爱人1992年下岗在外地打工,儿子上高中。照护员的工作让她既能照顾上儿子又能补贴一些家用。于是七个老人成了她的照护对象。当笔者来到86岁的独居老人闫玉琴家时,秦兆芳正穿着围裙拖地。她把老人简朴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秦兆芳照护的一个原籍河南的老人,总想吃老家的荆芥,兆芳就想法给他找来这种野菜。照护对象马月琴老人有糖尿病,听说糖尿病人吃些荞面对身体好,兆芳就从老家天水背来一袋荞麦面给老人送去。兆芳说,这都是人心换人心。把老人的事办好了,让他们高兴,我们的工作就算做好了。

见闻二:小胡你来说说看

胡晓文今年42岁,做照护员一年多。她告诉笔者,和照护对象处久了,彼此都有了感情。按照规定,免费服务的超时部分,照护对象应向照护员付一定的费用,但她从来都不会提出来。如果服务超时了,老人们虽然不付费但是会很感激,不计较的她赢得了老人们的信任。84岁的张玉秀老奶奶体质很差,又得了白内障,本想手术,但儿女不同意。老太太很生气,就来问晓文,说:“你说说看,我的手术到底是做好还是不做好?”晓文说:“你要是让我说实话,我也不同意你做。为啥呢?手术多少都有风险,再说你现在还看得见,不如等等再说。”听晓文这样一说,老人不再生儿女的气了。

晓文的照护对象里有个77岁的大爷,平时都叫他苟叔。老人说:“我家的扫帚自己的儿女们也没摸过几回,你来了,啥都给我料理得停停当当。”苟叔有心脏病,总怕自己突然发病没人知知道。晓文就安慰他说:“以后我每晚给你打个电话,你不要再担心啦。”老人从此每晚都会接到晓文打来的问候电话。苟叔对人说,照护员晓文做了自己儿女都做不到的事。

见闻三:亲儿女又能咋样?

姜谭路社区77岁的王俊儒属典型的“空巢”家庭,老伴因脑梗后遗症长年卧床,护理员孔菊秀经常超时服务,不计报酬。78岁的杜正杰老人这样夸照护员张永霞:“永霞的服务真是太实在了,角角落落都给我打扫得干干净净。有一次,我把换下来的内衣裤藏到沙发底下,她都找出来给我洗了,就是自己的亲儿女又能咋样?”清姜街道社区93岁高龄的老人刘永珍,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经常弄脏裤子和床单。郭林梅从不嫌脏,总是帮老人及时换洗,让她感到舒舒服服。

见闻四:照护员遇到的烦心事

工作辛苦,工资低,这些照护员都能接受。最让她们苦恼的是,一些照护对象或他们的家人对待照护员的工作不够理解和尊重。胡晓文说,一次她去照看一个照护对象,她家一次就翻出了五件棉衣让她洗,这些衣服不光是老人自己的,还有家里其他人的衣服,而且不许用洗衣机来洗,还嫌洗衣液用多了。初春水凉,晓文肩周炎犯了,后来每次去他家就只好把成堆的脏衣服带回自己家里用洗衣机洗。有时候照护员还会碰到照护对象家里的东西找不到了赖她们。养老服务中心副主任姚红艳说,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就到老人的家里去走访,帮他们寻找。老人往往记性差,难免把东西搁忘了,我们既不能冤枉照护员,也不能埋怨这些老人,养老服务中心这项工作就需要耐心和包容。

中心的七名管理人员分片负责54个社区,每天都要处理一些看起来琐碎但对老人来说都一刻也不能耽搁的事情,大家没有闲的时候。中心的工作人员何玉玲说,养老服务是个良心活,没有爱心是做不来的。 (刘志英)

上篇:没有了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6/18/16567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