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基建转经营,理念有改变。围绕2012年“质量效益年”工作主线,北元化工解放思想改变策略,构建多元化采购模式,在保障生产需求的前提下,稳定原材料质量,提高公司效益。
保障生产——走出去,开发新客户。公司全面进入经营期后,原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此前的“电话采购”模式已无法保证生产所需。“走出去,寻货源”迫在眉睫,公司领导亲自带队,组织人员多次走访内蒙古、宁夏、榆林及府谷店塔区域的原料供应商,积极开拓新的供货渠道。仅2012年上半年,新增电石供应商11户、水泥原料供应商8户、电煤供应商2户,保障了各分、子公司大宗原料的供应需求。另外,还通过电石供货超额奖励、加大供应商竞争、加强与陕煤化集团的内部合作等方式,进一步开拓了原料供应新局面。
稳定质量——劣强惩,优嘉奖,拒绝残次品入厂。在公司高负荷生产的情况下,每日原辅料到货近万吨,质量控制不容忽视。本着“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公司多次与技术人员沟通,通过修订化验方法、制订原料卸货制度、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现场检查力度等措施,使进入生产系统的原料质量都有了明显提升,PVC单耗屡创新低,发电与水泥的单耗也实现了逐步降低。
提高效益——加大区域采购、增加帮扶力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提高产成品利润是企业的核心,大宗原料的采购价格与此息息相关。每在陕西区域增加1吨电石采购就可以为公司节省80—100元,如果电石能够全部实现陕西区域采购,一年内就可以为公司节约成本近亿元。为此,公司拓宽思路,改变采购策略,通过增加对陕西电石企业的帮扶力度,制定了一些有益于陕西电石企业生存的政策,如签订数量奖励、开通卸车绿色通道、合理引入新供货渠道等,有效控制了成本。截至目前,陕西区域电石供应商占比已达到50%,电石供货量占40%。
通过改变采购策略,拓宽采购渠道,大宗原料——电石、原盐、原煤的采购价格全部控制在公司制定的预算之内,5月份,主要原料采购价格的调整为公司降低采购成本约600万元,为2012年公司实现“质量效益年”又迈进了一大步。 (苏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