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奇,男,汉族,陕西扶风人,现年45岁,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职称。他笃信:一生最大的追求就是把党和人民交给的工作干到最好。1990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刻苦勤奋,兢兢业业,无论是从事监理工作,还是高速公路建设的项目管理,他都以极大地热情倾心尽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任新疆吐乌大高速公路六、七驻地办高级驻地、西闫高速公路副总监、机场高速公路总监、黄延高速公路总监;2006年11月至今,从事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工作,历任西汉公司副总经理、十天线汉中东管理处处长、西铜改扩建管理处处长、铜黄管理处处长,负责铜黄高速公路项目全面管理工作。他曾先后被评为汉中市劳动模范、全国海员工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2012年“五一”又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杨文奇近照
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这一殊荣的杨文奇是一位在高速公路建设领域内屡有建树的典型人物。他有过随筑路大军一起征战南北、纵横东西的豪情岁月,就是到了今天,他的身上依然充满着激情与活力。他的眼睛里总是流露着坚定,他的脸庞上总是写满热情。他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如此,但是在了解了他的人生轨迹之后,我们却对他丰富的内涵更加钦佩与敬重。
杨文奇具有如此这样的品质和如此优异的业绩不是一日而成,它来自于多年的历炼和岁月的积累,而日渐融化于他的血液与灵魂。回顾他所经历的风雨历程,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位省级劳动模范的身后是一条用心血和汗水铺起来的人生之路……
敢于担当 勇于奉献
当今天更多的高速公路进入我们的视野之际,当我们享受着高速公路带给我们的方便与快捷之时,我们应该铭记那些遇水架桥,逢山打隧筑路人的奉献精神,人们更应该赞叹那些修路架桥,装点江山建设者们的拼搏风采。而杨文奇就是千千万万建设者队伍中的一员。
2006年,杨文奇时任陕西高速公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并兼黄延高速公路总监理工程师,由于种种原因,黄延线工程建设一度面临管理不力、进度迟缓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危急情况下,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和陕西高速集团党委果断决策,对黄延班子进行了重大调整。
此时,作为项目总监的杨文奇深感责任重大,他以敢于担当和勇于奉献的信念和魄力协助新班子,顶着巨大压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施工环境差、技术难度大的情况下,抓住工程质量不放松,强势加快工程进度,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使黄延线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在交通部质监总站、省交通运输厅质监站和陕西高速集团组织的质量大检查中,黄延高速工程质量受到了各方一致认可。通过周密计划、分解任务、倒排工期、严格考核、责任追究等一系列举措,黄延高速于当年10月1日按期通车!这是对他担任监理工作的肯定,更是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黄延线工程的建设中采取了大量的当今公路施工领域内的、最为先进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仅锻炼了参建的施工队伍,培养了一批掌握了先进技术和工艺的人才,实现了“建设一条公路,造福一方百姓,锻炼一支队伍,培养一批人才”的目标。杨文奇也在这个过程中显示出了他独特的工作能力和长远目光。
身先士卒 勇于突破
2007年,在西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入最关键的时期,杨文奇被调至西汉公司,任副总经理,分管工程建设,重点抓路面工程。当时西汉高速公路建设已转入秦岭腹地,剩余144公里路段施工异常艰难,12处特大滑坡治理、540座桥梁、136座隧道,年初路基还没有完全贯通,路面连续作业面无法形成。加之郭家山隧道没有打通、便道条件差、碎石备料不足、路面结构层调整等因素影响,当年通车形势十分严峻。
不仅如此,陕西省委、省政府还要求在要在国庆前建成通车,在这种形势下,3家施工单位要完成144公里的路面工程是一项巨大挑战。在与项目组和监理工程师充分沟通后,杨文奇同志采取果断措施,集中精力解决突出问题,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进行了调整,加强了施工力量。同时全力以赴解决材料供应问题,通过深入现场查看,艰苦谈判,就近选择碎石供应商,并要求增加破碎和整形设备,确保石料供应。特别在郭家山决战中,坚决执行上级指示,亲自到山西雁门关隧道参观学习,将郭家山隧道路面变更为复合式路面,在贯通后的短短24小时完成双洞沥青路面铺筑,创造了施工奇迹。
在加快进度的同时,杨文奇和一班人还狠抓工程质量,认真研究施工工艺、设备配置、试验检测等方面的问题,在全省首次采用机制砂、矿粉施工现场加工、在长达纵坡添加聚酯纤维等措施,提高路面施工质量,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路面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积极参与公司管理,为西汉公路建设建言献策,和广大建设者一起奋力拼搏,终于实现了西汉高速公路当年9月30日提前建成通车目标,再次经受住了攻坚克难的严峻考验。
演绎精彩 勇于创新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但凡是人类,都有一种对理想、对人生的追求和向往,勇于创新历来都是流淌在我们骨子里的不屈信念。对于这样的一种认同,就决定了当今人们所共同趋向的价值观。
当穿越陕南的十天高速公路建设者们远离繁华的都市之际,他们疏远自己的亲人,为了实现创造价值,造福人类的理想,在天地之间筑路架桥,穿山越水,把人们实现梦想的高速公路构筑在千山万水之间,用自己的青春岁月铸就一座丰碑的时候,杨文奇就在其中演绎了自己人生一段新的精彩。
2008年,杨文奇调任十天高速公路汉中东管理处工作,担任管理处处长。在建设过程中,他带领广大建设者们克服了地质复杂、雨季时间长的影响,带领管理处全体同志不等、不靠,采取“务实、管用、简便、有效”的办法,5+2,白加黑,连续奋战,创造性开展工作。按照争创秦巴山区高速公路示范工程的目标,大力推行全寿命周期成本和低碳环保理念,倾力打建生态环保路、科技领先路。排水工程方面,采用浅碟式水沟,既美观实用,又降低工程造价。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滑坡处理、膨胀土治理和沥青路面等18项技术攻关中取得了令行内人士称赞的业绩。隧道照明采用单排拱顶侧偏布设节能灯具,年可节电1000多万度;西乡服务区、西乡管理所荣获陕西省首家“绿色建筑”标识。
2008年11月28日汉中东段开工建设,仅用2年时间实现了安康至汉中全线建成通车,为陕南经济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文奇同志也被评为汉中市劳动漠范、全国海员工会劳动竞赛先进个人,在集团公司年度考核中,汉中东管理处连续两年被评为特别优秀单位。
不辱使命 勇于挑战
2009年,一条纵贯三秦大地的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之中,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关注的陕西省重点工程,同时它也是备受陕西省交通厅和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重视的西铜高速公路的建设工程。
这一年,陕西省交通厅党组提出“确保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高质量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2010年全省高速公路突破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的关键年。这一年,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集团公司西铜高速公路管理处的总体要求是,以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积极投身到重点公路建设的大干活动中去,以自己辛勤的工作为全省高速公路加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全省“十一五”高速公路建设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这对于西铜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人们来讲,无疑又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2011年,杨文奇调任西铜高速公路管理处任处长,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考验,他始终按照省交通运输厅、陕西高速集团的总体安排部署,克服资金紧张、沥青供应不及时和渭河特大桥进展滞后等困难,想方设法,迎难而上,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和标准化施工,攻坚克难,年度建设任务圆满完成;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及省交通运输厅的充分肯定。
2011年9月,全省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在西铜高速公路召开,全省各建设项目100多名代表观摩。西铜高速公路交工验收工程质量得到专家高度认可,交工验收得分98.6,这是我省高速公路交工验收的最高得分;项目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推行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反腐倡廉三方联动工作机制,努力构建良好的反腐倡廉体系,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通过建设者们的共同努力,西铜高速公路于2011年12月8日隆重建成通车,赵乐际书记、赵正永省长出席通车仪式,省委常委、副省长江泽林讲话并发布通车令。2012年6月份,交通运输部决定将全国标准化施工经验交流会放在西铜、铜黄高速公路项目举行,这也是对两个项目推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施工的肯定。在年终考核中,西铜管理处被评为特别优秀单位。
杨文奇从1990年参加工作至今,已在高速公路建设一线连续奋战了20多个年头,参与了省内外十余条国家重点高速公路建设,他的先进事迹点点滴滴,看似平凡,却贵在无怨无悔。他认认真真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二十二年,对于他来说是风雨兼程。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这就是杨文奇看似平凡却精彩的人生故事! (杨涛)
十天高速汉中东段
西铜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