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对标之精髓在于“创标”

2023年09月16日

笔者以为,在“创标”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关注“短板”。“木桶理论”告诉我们,影响整体水平的可能恰恰是那个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标管理,从立标开始就要充分研究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罔顾缺陷,跳着摸高。

正视差距。对标过程中,我们可以去模仿,甚至照搬一样会见到效果,问题是我们可能会因此而忽视落后于标杆水平背后的原因。掌握对标管理的内涵,首当其冲应做到观念的转变。对标不提倡大改小革,应该注重理论的学习及向标杆企业学习,寻找与标杆企业的差距原因和改善方法,弃冗补漏,经过改善逐步接近标杆水平,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更科学、创新的标准或模式。

多维对标。用标杆思维来看,不论是做产品还是技术,不断创造更科学的工作标准,让每个人都可以达到最佳业绩,这是标杆管理的核心所在。一个过高的标准,导致无法达到“业绩”,看似前景灿烂辉煌,却是夸父追日,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要提倡从不同岗位、不同行业,甚至不同领域借鉴全新的实践方法,即引入多维的标杆管理。

因己制宜。企业的管理系统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结合我们现有的人本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人的行为专项治理、班组自主管理、党建质量管理等,都是对某种方法、某种标准的对标,关键是要把这些有效管理方法整合起来,通过对标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促进管理升级,“树典型、创特色、塑品牌、上水平,争一流”,不断形成企业新的标准,这也是实施对标管理的必然结果。 (张莉)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对标不能脱离实际工作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7/20120703M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03/1597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