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竞聘会在黄陵二号煤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说它别开生面,不仅因为竞聘岗位全部为井下一线岗位,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前来参加的竞聘者居然无一例外的全是大学生。
首先出场的是来自生产部的赵墚泉,这个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高材生在生产部工作已经两年多了。希望到基层区队去施展拳脚的心情始终萦绕在他心里。他说:“去一线工作并没有对我们大材小用,现在井下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现场无人化都即将成为现实,我们只有深入现场,让实践与所学理论知识充分结合,才能更好的促进矿井的发展。”
怀着满心的热忱,赵墚泉大步走向演讲台,“今天我以真诚的态度、求实的心境参加竞聘,一方面表达我对煤矿基层工作的热爱与拥护。另一方面,通过这次竞赛,锻炼自己的能力,展现自己的才华……”
梁成,西安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黄陵二号煤矿众多大学生的杰出代表,现为通风队技术员。自从第一次下井后,便决心要留在矿上,要到基层区队去。他说:“这里管理精细,环境良好,和在地面工作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这里更需要我们。”
每天开完班前会,他就换上工作服,与工人们一同下井,逐个查看风筒有无破损,接口是否错位,通风设施运转是否正常,测测风量是否充足,几千米的工作面,他每班都要来回走2、3遍,详细检测瓦斯浓度,坚决保证工作面通风良好,为工友们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有人说:“你是技术员,抓好技术就行,没必要跟工人一起上下井,多累啊。”然而梁成却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都说80后是蜜罐里泡大的一代,吃不了苦,必将垮掉。然而,在工友们眼里,矿区的大学生却是“思维活跃、不怕苦累、有想法、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一点就通的聪明娃”。他们肯学肯干,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个个学习型班组、学习型区队涌现出来,创新成果和精优作业法也层出不穷,例如《综采工作面上隅角封堵作业法》、《电动冲压成型机》等,对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矿井安全生产,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
2011年,黄陵二号煤矿又迎来了20多名大学生,同样,他们也将谱写一曲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王秋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