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个人信息维护“安全感”从何而来

2023年09月16日

今年27岁的李宁最近有点烦,6月他刚和妻子登记结婚,拍摄了一套婚纱照,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莫名其妙的电话推销接踵而来。“有卖房子的,有婚庆公司的,有旅行社的,甚至还有母婴用品、幼儿园早教班之类的,烦都烦死了!”抱怨的同时,李宁也很纳闷,这些致电他的商家,很明显知道他刚刚结婚,有潜在的消费需求,而这个信息又是谁泄露的呢?

信息泄露,网络的副作用

几乎每个人翻开手机,都会发现大量的楼盘促销、商场打折、办理假证甚至高利贷借款的短信,在人们不堪其扰的同时,更惊恐地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经被对方掌握了。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新车刚开回家,就接到推销GPS的电话;售楼合同刚签,就接到装修公司的电话,而这些都有可能是个人信息被非法披露的结果。事实上,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个人数据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给个人信息和数据的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威胁。

今年6月,天猫、苏宁易购和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网站之间的价格大战刚刚告一段落。有多位网友称自己在京东、当当等电商网站上购物后均被莫名奇妙的网站致电向其推销,而且对方能准确说出他们的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信息,让人担心不已。此次信息泄露并非首次,此前全球最大的中文工厂社区CSDN 600万用户资料和天涯4000万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更是让人瞠目结舌。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指出,随着信息处理和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个人信息滥用问题越来越严重,除了过度收集、擅自披露、擅自提供个人信息等情况外,非法买卖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一个“新兴行业”。

谁动了我的个人信息

随着对个人信息的掌握,电话诈骗犯罪已经从过去的“猜猜我是谁”升级到现在“我知道你是谁”的新阶段。到底是谁窃取了用户的信息?是购物网站的“奸细”、还是网络黑客?无论是谁,这都能看到商家的硬伤:在争抢价格的时候,他们忘记了“安全”一词。有资料显示,仅当当网在半年内就出现了三次信息泄露,用户的信息其实一直在裸奔。在一次次事件背后,隐藏的是一条巨大的黑色产业链。有人利用信息诈骗,有人买断竞争对手的用户资源,有人给用户发广告或垃圾信息牟利。网络安全公司360总裁齐向东总结了目前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的三种主要渠道:“第一种是用户的电脑或手机被木马软件劫持,也就是说远在天边的木马直接控制用户的硬盘;第二种是网站的服务商对个人信息没有尽到妥善保管的义务,在使用过程当中把个人隐私泄露出去;第三种是个人信息在互联网传输的过程中,经过一些传输路由时被他人控制。”

提高个人防范意识是关键

事实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确实给个人数据保护带来了棘手的难题,由于互联网全球互联、接入简便等特点,一旦某些个人数据被公布到互联网上,那么该个人数据将会成为网民们轻易得知的“秘密”。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首次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纳入刑法保护范畴,但是在司法实践中仍面临不少难点。曾经审理过我国首个个人信息安全案的珠海市香洲区法院彭海欧庭长介绍,由于个人信息泄露的途径较多,既有可能在银行、电信等部门,也有可能在买车、买房等环节,其调查取证十分困难,同时,相关法律规定还不够细致全面。

不久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协调司副司长欧阳武公开表示,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专项国家标准《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已制订完成,正按程序报批。但也有人指出,《指南》并非法律法规,不具有强制性,网站、商家违反了也不会受到任何处罚。”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副主任高炽扬就认为,应该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统一标准,筹建专门机构监督和协调身份盗用问题处理,并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认证标准体系,从技术角度降低个人信息被盗用的风险。

对于公民个人而言,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首先是要提高防范意识。彭海欧建议,个人尽量不要向外界提供私人信息或详细的资料。一旦发现个人信息被侵犯,应立即报案。 本报记者 刘楠

上篇:没有了
下篇:我省6月CPI同比上涨2.2%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11/16009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