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2012年公开选拔省管优秀年轻干部面试中,湖南省委组织部严格切断人为因素干扰,面试考官由中组部直接指派的49名外省专家领导担任,名单由中组部严格保密,考官的具体场次也在考前临时抽签决定。除此之外,每个考场都有省“两代表一委员”作为观察员现场监督,并对考官打分进行评价。此次公选面试,湖南省委组织部邀请省外专家担任考官、“观察员评考官”、交互式人机对话测试等方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异地考官”有利于选拔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现存的一些人才选用制度渐渐落于时代之后,事业、企业单位论资排辈、能上不能下等用人怪相屡见不鲜。湖南省委组织部采用“异地考官”公选省管优秀干部,无疑可以从多个角度评估面试者,严格切断人为因素干扰,打破“金字塔”式用人体制,确保遴选出优秀人才。
“异地考官”有利于领导班子建设。创新人才选拔机制,通过“异地考官”等新方式精选“帅才”,配备好“将才”,用其所长,发挥优势,必将获得一个素质优良、专业合理、气质互补、充分协调的最佳群体结构。
“异地考官”有利于增强政府公信力。干部公选中通过“异地考官”、“观察员评考官”等方式,体现了内部管理与外部监管相结合的综合监督机制,使得公选这一社会广泛关注、人民群众满意、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创新的举措在制度设计上更严密、在选拔机制上更科学、在运行规程上更阳光、在监督管理上更有力。
“异地考官”有利于密切干群关系。如何正确对待群众,如何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所赋予的权力,对每个干部来说都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湖南之所以在公选面试中率先采取全部考官“异地化”,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体现公开选拔的公平、公正,在面试环节中“一碗水端平”,避免人情分和关系分的因素,使选拔出的干部为人民所认可,从而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不竭动力。
我们期待,在干部公选的漫漫长路上,湖南能够走得更远,在满足“不拘一格降人才”呼声的同时,赢得社会更多的公信。(秦湘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