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7点,叶新建总会驾驶着他的垃圾清运车准时出现在西安市太华路街道,沿街挨户收集生活垃圾。看到谁家有老人出来,他都急忙上前接过垃圾袋倒在车上,语重心长地叮嘱:“你这么大年纪了,不要来回跑了,垃圾放在家门口,我来帮你倒,可要注意身体呀!”就这样,与垃圾为伍的工作,他一干就是30年。
说起当初的选择,叶新建憨厚地一笑。“20多岁,正是一个人出风头、要面子的年龄,当上了垃圾清运工,干得活又脏又累,当时觉得特没面子,很丢人。”他说:“刚开始清运垃圾,远远看见有熟人过来,就扔下工具,站在一旁,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工作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慢慢在同事们的开导下,他逐渐认识到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只是分工不同。“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行行都是为人民服务。从那以后,他的工作热情越来越高,工作干劲越来越大。
在熟悉了工作后,聪明的叶新建开始琢磨起工作中的技巧,2003年车队上开展“百日安全竞赛”活动,评比条件包括车容、车貌、安全行车、操作技术。操作技术不是问题,但车貌旧、车况差对叶新建来说能评上先进太吃力了,他暗下决心,必须争取上。晚上上班,白天就来车队,给他的车补漆、打油、擦拭清洗。结果他在这次活动中名列前茅,评选小组的同志们都认为,这辆车参加活动,要比其它车费劲。车是队里最旧的,但工作成绩却是最出色的,这台旧车在他手里居然服服帖帖工作了3000多个日夜,为城市清运了十万余吨垃圾。人们在赞叹他取得的成绩的同时,谁又能想到在一个个寒冷的夜晚他常常钻到车底修理的情景。工作30年里有25次被评为先进,这些先进常常就是这样“争”来的。
由于叶新建爱动脑子,好钻技术,又能把心思用到工作上,2009年被提拔为坏卫队长。担任队长3年以来,叶新建不断加强对环卫车辆的管理,从管理上要改益。对车辆用油、维修建立台账,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IC卡管理。要求司机必须做到行车前和收车后的“三检”工作,做到“一保、二保”不出场,自行维修。对于车辆的辅助油、轮胎、低值易耗品实行集中购买,专人保管。以上措施的实施,使环卫车辆支出每月节省4000余元。
本报记者 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