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医托设局行骗“一条龙”治“痼疾”需依法打击

2023年09月16日

租用正规诊所房屋作为场地,还配备了挂号、划价、抓药甚至保安等“岗位”,专人冒充著名大医院的教授坐诊,并派出大批“医托”到大医院骗来患者就诊。这是西安一个医托诈骗团伙的“一条龙”行骗技巧,日前这个诈骗团伙的18名成员被依法惩处。

患者不明就里入瓮中

今年60岁的刘中林是宝鸡市人,他常年带着患有癫痫病的小儿子奔波在省内各个医院之间。2011年8月17日,刘中林带着儿子凌晨来到了西安一家大医院排队挂号。由于不熟悉医院环境,他在医院内找了结伴而行的一男一女问路。对方在指路之余“顺嘴”问起看病的情况,并热情地向刘中林介绍一个大医院的退休老教授,称其在西安市糜家桥一个诊所坐诊,推荐他带儿子前去就诊。

刘中林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带着儿子前往诊所,到了地方一看,诊所还算正规,里面也确实有一个年纪挺大的“胡教授”在坐诊。“胡教授”简单询问了病情后,就开了一个月的药,总价格2600多元。

2011年8月,西安市公安局莲湖警方接到群众举报称,在莲湖区糜家桥老村有一非法行医窝点。接到报警后,警方出动大批警力捣毁了这个非法行医窝点,当场抓获以“胡教授”为首的犯罪嫌疑人10余人。

医托团伙行骗“一条龙”

案件告破后,这个医托诈骗团伙的18名成员被批捕并移送法院。西安市莲湖区法院日前对这起案件审理并作出一审判决,“胡教授”获刑两年半,并处罚金4万元,其他17人分别被判处两年半至11个月不等有期徒刑。

莲湖区法院审理查明,2011年7月12日至8月10日,湖北人胡某使用假名,先后伙同他人,在糜家桥老村租赁了某正规诊所的二楼,冒充某医院教授坐诊,并派出马某、袁某等13人在西安某医院门诊部伺机寻找诈骗目标,将患者骗至非法诊所后以高于市场价5倍到10倍的高药价诈骗就诊者财物。

据负责审理此案的莲湖区法院刑庭法官谢玲介绍,以胡某为首的诈骗团伙人员众多、分工明确。“胡教授”负责开具处方,翟某等数人分别负责挂号、划价、抓药、望风,此外还雇用了13人在东郊某大医院门诊部当医托,将患者骗至诊所进行诈骗。

莲湖区法院刑庭庭长申美宁说,与普通的医托从大医院骗患者到小医院不同,“胡教授”所在的犯罪团伙覆盖了拉托到就诊再到收钱等各个环节,采取的是“一条龙”式的诈骗手段,因此其欺骗性和危害性更强。由于欺骗性太强,很多被害人在案件告破后仍不敢相信这个“诊所”是假的。

依法惩处不可或缺

据了解,由于以“胡教授”为首的团伙作案特征明显,使得相关部门在查处过程中也面临一定难点,首当其冲的就是案件深挖难。此次案件告破虽然抓获了18名嫌疑人,但包括“胡教授”在内的这些案犯并不是犯罪团伙的核心成员。执法部门发现出面租赁诊所的还另有其人,不排除整个诈骗团伙的幕后组织者仍没有落网,与此同时将13名医托组织到非法诊所的带头者也尚未抓获。

除了难以将犯罪团伙一网打尽外,取证难也是困扰医托诈骗执法的一大障碍。西安警方捣毁以“胡教授”为首的犯罪团伙后,在非法诊所内查获了270份处方。

当前医托诈骗案件在全国频频发生,与受骗患者警惕性低有着密切联系。刘中林说他从来没有怀疑过诊所的真假问题,回家后就开始给儿子服药,但是总也没有什么效果,他安慰自己说可能要吃一段时间才有效,还打算过一段时间带儿子再去复诊。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石英认为,当前医托诈骗现象屡禁不绝,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其组织分工日益明确,团伙化犯罪特征日趋明显,欺骗性越来越强,由此社会危害性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除了到医院看病患者应该提高警惕之外,有关部门应该依法加大对其打击力度,对于情节特别严重的应以诈骗罪论处,以遏制医托犯罪日益猖獗的现象。

(石志勇)

上篇:西安总人口达851.34万
下篇:暑期陕西自然博物馆全程开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7/201207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25/1605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