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我带民兵登骊山

2023年09月16日

刘俊华

1965年春节大年初二,当时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军区和中共西安市委等党政军单位,为了过一个有意义的春节,利用假日组织了一次西安地区民兵上千人“迎新春民兵攀登骊山”竞赛活动。当时我在厂武装部工作。根据上级武装部门指示,我们厂组织了50多名武装基干民兵,参加了这次全市性的民兵攀登骊山竞赛活动。

大年初二这天,天阴沉沉的,寒风嗖嗖,我厂武装基干民兵,分乘两辆大卡车,天蒙蒙亮集合出发,赶上午9时准时到达了骊山脚下一个大操场。

这天,骊山脚下十分热闹,彩旗飘荡,歌声飞扬,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上午10时,当时任中共陕西省委第二书记的赵守一及省市党政军各位首长先后来到了现场,亲切接见了登骊山的广大民兵,受到了全体民兵的热烈欢迎。

省军区领导分别就当时的战备形势、民兵登山演练作了重要讲话。首长们那宏亮有力的声音、富有激情感染力的讲话,不时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给广大民兵以极大鼓舞。随后信号枪响,一声令下,上千名民兵健儿按原先划分的路线,分期分批开始登山比赛,目标是海拔914米高处的骊山顶峰火台。

我带领厂里民兵,按规定路线进行了实战性的军事演练,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开始了攀登骊山烽火台的竞赛活动。当时通向骊山的路很窄小,也很陡,攀登很是费力吃劲,但是民兵们都怀着必胜的信心,互相鼓励“一定要坚持到底,攀登上烽火台”。同志们发扬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你追我赶,奋勇当先各不相让。经过努力,不到半个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烽火台山顶。四周一看,整个山间一片人海,一杆杆红旗在山间林丛迎风招展,很是雄伟壮观。

那时的烽火台,不像今天这样气势宏伟,而是一个光秃秃的黄山大土包。满目草丛一片荒凉,只有几个电线杆在土包上方竖立,在寒风中不时发出嗡嗡的响声,仿佛一把欢乐的琴弦,在弹奏着一首迎春曲。我们登上峰顶,虽累得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但止不住心中的喜悦。不时响起阵阵热烈的欢呼声,使寂寞的山头一片欢腾,歌声笑语响彻晴空。

光阴似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想起当年那欢欣鼓舞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让人心里热烘烘地留恋。

上篇:青春飞扬的新同事
下篇:叙政府军基本控制首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7/201207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25/1605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