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榆炼不欠新债 还清旧账

污水持续达标排放五年显成效

2023年09月16日

7月18日,是榆炼污水达标排放五周年的日子。多年来,榆炼把污水治理列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污水达标问题上坚持“不欠新债,还清旧账”的原则,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从源头上进行治理,从2007年7月18日起至今实现了污水持续达标的好成绩。

投资1630万元——上项目解难题

2006年,榆林炼油厂被省环保局列为污水达标排放单位,如不能实现污水全部达标,将面临停业整顿的危险。对此,炼化公司与榆炼厂领导高度重视,先后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议,解决污水达标排放问题。

当年,榆炼就投资1200万元新建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从根本上解决污水中含油、COD、氨氮和硫化物超标问题。年底,该装置投运后,污水处理厂的来水量每小时就减少了40-50吨,大大缓解了污水处理压力,且酸性水经装置处理后净化水的回用率达到90%,全部用于常压电脱盐注水,既提高了工业废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又节约了新鲜水的用量,为保护环境、优化作业场所及污水达标夯实了基础。从2008年5月份至2012年6月底,酸性水汽提装置共处理酸性水144.14万吨,出装置的净化水为120.1万吨,节约新鲜水120.1万吨。

同年,榆炼还投资430万元,通过生化池扩容,应用罐中罐除油技术,增加鼓风量等对原污水处理场进行技术改造,使污水场各装置满足污水达标排放和清洁生产的要求。通过此次技改,炼厂污水处理能力也由100吨/小时提升至150吨/小时。(榆炼污水处理规模最初仅为60吨/小时,经过2002年技术改造后,处理能力已达到100吨/小时)。

酸性水汽提装置及罐中罐技改项目投运后,2007年3月底榆炼污水达标排放。4月20日,榆炼通过省清洁生产审核专家组的效益评估,炼厂实现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污水达标排放的总体目标。

投资10830万元——着眼长远解决企业发展瓶颈

炼厂污水达标后,污水治理的步伐并未停歇。榆炼着眼长远,在原150万吨/小时污水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建300吨/小时污水处理装置的长远规划。

2007年3月,榆炼300吨/小时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得到集团公司批复立项,工程于2008年5月开工,2009年7月底项目完工,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0830万元。

2010年7月,榆炼新建300吨/小时污水处理场正式投运,为榆炼快速发展解除了后顾之忧。

2011年,榆炼投资2200万元建设的城市管网工程。3月份,炼厂污水排放正式并入了城市管网系统,氧化塘“退役”,炼厂污水处理翻开了新的一页。

加快技改步伐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榆炼在加强硬件设施投入同时,也注重“四新”技术的引进,不断提高企业在水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软实力。2007年底,榆炼对原冷凝水回收系统进行了技改,解决了凝结水回收系统中存在的高质低用和凝结水直排现象,保证了凝结水回收系统正常高效使用,减少了水处理和废水排放量。该项目自2008年1月投运至2012年6月底,已回收冷凝水56.63万吨,节约新鲜水87.12万吨,成为炼厂节能减排项目中的最佳典范。

多年来,各车间也加快技改步伐,提高除盐水、循环水、浓盐水、连排水等水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吃干榨尽,节能降耗;处理后污水还被用于项目建设、浇灌草坪绿篱、冲厕等,极大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2011年,榆林炼油厂被榆林市评为节水型企业。

从数据看企业污水治理成效

2005年,榆炼原油一次加工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污水装置规模为150吨/小时,污水处理量为110-120吨/小时;2011年,榆炼原油一次加工量突破300万吨大关,二次加工规模不断扩大,炼厂污水装置两套,规模为450吨/小时,污水处理量为70-80吨/小时。从这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五年间,榆炼在污水治理方面的取得的成效。

(宋雪娟)

上篇:延长石油与柬埔寨王国签署合作意向书
下篇:“师带徒”结对传艺互动共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7/20120727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27/16065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