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闫文廷:技术人生

2023年09月16日

打开百度搜索闫文廷,几乎所有的条目都是有关技术的学术论文,这些全部来自于生产一线的实践总结,是闫文廷这位榆林炼油厂技改项目部工艺组长的基层技术思考路径,也是成就他16年技术人生的写照。但是他的工作,除了技术,还有值得书写的很多东西。

在任重整车间技术员期间,闫文廷将装置生产技术、安全环保及日常管理等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员工,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得力、监督到位,装置各项技术指标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车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车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强,曾多次被评为优秀车间。

2007年10月,闫文廷调至技术科工作。时值榆炼技术科主要职能从项目建设转变为主管工厂日常工艺技术管理。在审视其职责转变及工作业务后,闫文廷及时适应,强化管理,这一自我转型使如今的技改项目部工艺组工作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加大技术交流,营造浓厚技术氛围,各车间成立工艺技术组,每月定期召开工艺技术研讨会,为装置保驾护航;突破技术瓶颈,着重解决工厂引进的新技术、新工艺和装置技术难题;从产品质量升级、工艺系统配套考虑,自发研习新课题,早期就提出汽油烯烃和苯含量超标问题,为后续的产品质量升级改造提出建设性意见;加强工艺基础管理,根据装置运行状况及时修订并下发全厂各装置工艺技术指标、操作规程、产品分析频、原材料消耗定额等基础技术资料;挖掘装置潜能,组织实施装置技改技措工作,使各装置安全高效运行。

这些近乎干巴巴的汇报式文字背后,一定还有许多故事,可是由于闫文廷说得不如做得好,所以无从挖掘。有限的一点素材,还是从他人的努力回忆中得来。2008年,闫文廷组织对6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15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A)、150万吨/年常压蒸馏装置(B)、15万吨/年催化重整装置、20万吨/年柴油加氢装置、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在内的6套装置进行了技术标定,对装置的加工瓶颈、薄弱环节有了深入了解,为装置在技改及大修指明了方向,大量的标定数据为指导装置操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0年,闫文廷调到总工办后,重点负责工程项目建设,逐渐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专业工程技术管理者,先后参与或主持6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15万吨/年重整装置、20万吨/年加氢装置、8.8万吨/年液化气精制装置、150万吨/年常压装置技术改造项目、60吨/小时酸性水汽提装置、50吨/小时冷凝水回收利用系统等项目建设管理工作,使榆林炼油厂一、二次加工能力大幅提高,为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篇:王瑞鹏:设备守护神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7/2012072703-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7/27/160665.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