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庆兴隆园小区的广场上,每天都能看见一对老夫妻在散步。丈夫搀扶着妻子,在晨光的拂晓中,在夕阳的余晖下,颤颤巍巍地走着。
张振英今年80岁,妻子刘夏莲78岁,他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携手走过了56个春秋。自从妻子刘夏莲身患帕金森综合症后,丈夫张振英二十二年如一日细心照顾,每天给妻子喂药、喂饭、按摩手脚,搀扶她出去散步,耐心抚慰,刘夏莲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奇迹般地生活到今天。
1990年,老两口在老家甘肃庆阳的退休生活才刚开始不久。一天早上,刘夏莲像往常一样早起出去锻炼身体。突然一阵眩晕,刘夏莲倒地不起,全身无法动弹。张振英急忙将妻子送到职工医院抢救,急救了两天仍不见效果。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建议到西安诊断。就这样,张振英三下西安,终于在1993年查清了妻子患的是帕金森综合症,引起脑神经梗塞,导致全身失去活动能力。这种病得病率几万分之一,难以治愈。医生说:“伺候得好,生命可以延续,伺候不好,维持不了几年。”几个月后,刘夏莲出院了,可这时的她已经不能正常行动,语言表达能力几乎丧失,成了一个清醒的“植物人”。
1998年,张振英、刘夏莲随着长庆油田机关搬迁来到了西安,生活条件好了,可刘夏莲的病却一点不见好转。不会自己吃饭,不能说话,大小便不能自理,几乎完全丧失了生活能力。面对如此的挫折与不幸,张振英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勇敢地面对,全身心地担负起照顾妻子的重任。为了帮妻子恢复肌肉功能,张振英每天给她按摩手脚;怕妻子每天待在家里寂寞,张振英背着她到外面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尽管妻子病后几乎丧失了言语能力,张振英仍是坚持不懈地和她说话,大到国内外的重大新闻,小到社区的变化、家里的柴米油盐,都要和妻子说一说,念叨一下,以此帮助妻子锻炼说话能力,感受生活。
而每天最让张振英头痛的,就是老伴的大小便。全过程都靠他搀扶,在外面上男厕所,累的他满头大汗,还要遭别人的白眼。可这并没有难倒张振英,二十多年来,喂饭、喂药、按摩、洗澡、散步……每天都重复着看似最简单,但又非常艰难的工作。张振英老了、瘦了,但治好老伴的病、让她重新享受生活的信念却从来没有动摇过。他四处求医,找专家、寻偏方、查资料,只要百分之一的希望,张振英都会投入百分比的精力去尝试。十几年来,光是有关帕金森综合症的书籍,张振英就看了30多万字。
老两口有三个儿女,两个下岗后,都在外打工,一个女儿远在胜利油田。更让老两口牵挂的是三个儿女中有两个得了绝症,维持自己都很困难,所以他从来也不麻烦儿女。十几年来,面对家庭的不幸和生活的重担,张振英总是一个人扛着,从未向组织伸过手,也从来没有申请过一次困难补助。他还风趣地说:“照顾老伴,全当锻炼自己的身体。”而在内心深处,他却反复告诫自己:“一定要挺住,绝对不能倒下,否则,老伴该咋办。”
漫漫人生路,岁月留真情。张振英、刘夏莲只是一对普通的退休职工,风雨同舟数十载,依旧情谊不变。兴隆园小区的广场上,他们留下了最美的画面。
本报记者 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