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记者带了两本书来到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读者公园,很快就有市民凑过来要求换书看。公园里,许多陌生的交换者背靠背坐在草地一隅,津津有味地读书,遇到精彩的章节,还不时回过头来相互交流、争论。不少读者说,在这里换书、看书都显得很自然,人与人之间也没有了距离。
没有围墙的“城市书房”
北仑,这座堪称是国内第一所的读者公园,果然名不虚传,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城市书房”。“让读书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北仑区委宣传部长杨劲欣慰地说,“读书公园实现了政府当时改建读者公园的初衷。”
“一直觉得我们生活的城市不缺文化人,不缺书香,但缺少一个沉静的空间和交流的平台。”记者了解到,是一个读者的话,勾起了北仑区委、区政府和文化部门的深思。
2009年5月26日,北仑区投资1300万元打造“城市书房”,将地处闹市区的海韵公园改建成为“读者公园”。作为国内首个人文阅读主题公园,以文化性、社会性、公益性为运作宗旨的北仑区读者公园,占地2.2万多平方米,可供200多人同时读书休憩,不仅有浓厚文化气息的文化景石和名人墙,还布置了一间雅致的主题阅览室,名为“九月咖啡”,有2000多册藏书供市民免费阅读和交流探讨,堪称集阅读、休闲、交流为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尤其是每月推出以“读书“为主题的文化讲座、诗歌朗诵会、换书沙龙等文化活动场场爆满。
“城市书房”演绎多样生活
“城市书房”受到了百姓的力捧。住在北仑区梅山乡的张奇娜,每次来“城市书房”总不忘带来几本闲置的书,现在,她留在这里的书已有20多本。“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书房,如果每个人都能把家里的书拿来分享,书房会越来越大。”像她一样,市民们纷纷贡献出家里的藏书,丰富着“城市书房”。市民王力涛久寻无果的摇滚音乐类丛书,就在“城市书房”寻得“芳踪”。
以书为媒,“城市书房”演绎多样生活。每个月,“城市书房”都推出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百姓生活得多姿多彩。
从阅读迈向“悦”读
北仑读者公园的出现,也意味着80万北仑人从阅读迈向“悦”读的时代。近年来,随着该区图书馆、企业图书流通站及各街道乡镇文化站等基础设施的落成完善,北仑把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触角延伸到了企业、社区和农村。针对人文、科技、管理等多项阅读主题越来越成为市民专业学习、拓展视野、提高修养的迫切愿望,该区突破传统管理机制,在图书馆外建立流通站,实现了图书之间的交流互通,把文化资源通过信息共享传递到社区和乡村。
□严红枫 陈未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