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记者从省水利厅获悉,自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为了有效改变陕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局面,省委省政府坚持“兴秦先兴水”,把水利建设放在全省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首要位置,初步形成了全省水利发展的大构架。全省水利投资大幅增加,仅2010、2011两年完成投资276亿元,相当于“十一五”五年投资的总和,省委、省政府立足陕西的可持续发展,部署了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水利现代化构架基本形成。渭河、汉江综合整治相继实施
201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全线整治渭河的决策,并于2011年初审议通过了《陕西省渭河全线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规划用五年时间,投资607亿元,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水量调度、绿化治污、开发利用,实现渭河“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整治范围纵向西起宝鸡峡渠首引水枢纽、东至渭河潼关入黄口,横向延伸至支流入渭口河道长度1.5公里。渭河正在变身为横贯关中最大的生态公园、最美的景观长廊和最长的滨河大道。与此同时,今年2月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了汉江综合整治动员大会,汉江综合整治工程自此拉开序幕。
引汉济渭全线开工建设
引汉济渭工程是我省有史以来供水量最大、受益范围最广、效益功能最多的水资源配置战略工程。工程从陕西南部的汉江上游调水到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向西安、宝鸡、咸阳、渭南、杨凌5个大中城市及渭河沿岸12个县(区)、6个工业园区供水,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的同时,改变关中地区当前超采地下水、牺牲生态水、挤占农业水的用水状况,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工程规划近期2020水平年调水10亿立方米,远期2030水平年调水15亿立方米。这项工程已经顺利通过国家层面技术审查和国家发改委组织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完成隧道掘进19公里。
东庄水库加快推进
泾河东庄水库坝址位于礼泉县东庄乡、淳化县车坞乡渭河最大支流——泾河下游峡谷段,距西安市约100公里。设计总库容30.62亿立方米,坝后电站装机9万千瓦,年均综合效益15.4亿元。工程对提高泾、渭河下游的防洪能力,减少渭河下游泥沙淤积、提高渭河下游河槽行洪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可以有效解决渭北“旱腰带”工农业发展水资源制约瓶颈。今年2月正式上报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4月下旬通过了水利部技术审查,审查会肯定了东庄水库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任务,同意工程总体布置和建设规模,标志着东庄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我省水资源现状,省水利厅立足于汉江、渭河两大水系,按照现代化水利构架布局的这一大批重大水利项目,形成了关中供水网和陕北供水网同行并举的大格局,也标志着我省高点定位的水利现代化构架,一个纵横南北、贯穿东西、覆盖全省、支撑陕西可持续发展的大水利格局基本形成。这些工程有力支撑着关天经济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及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等国家战略发展。
本报记者 刘楠 实习生 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