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城象山矿井,有这样一位退伍兵,他说话声音洪亮,做事雷厉风行、一丝不苟,处处彰显着军人的风范,大家亲切地称他“老兵”。
“老兵”叫孙智孟,1989年从部队退役后,招工到煤矿,在采、掘区队一干就是23年。
“老兵”的优点很多,最显著的就是吃苦耐劳,工作上只要是有关安全生产的任务,他都不打折扣、按时完成。用同事王海亭的话说:“智孟是一位积极进取的好职工,对待工作,他始终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孙智孟是一位爱钻研的人,工作中遇到难题,总是刨根问底,直到学懂、学精。就拿他学习机电知识来说吧,为了弄懂设备的运行规律,他对照设备原理和实物图,一边自行研究、一边向师傅请教,用最短的时间,就对设备的运行规律了如指掌,每次设备出现问题,他都能及时修复。
由于孙智孟工作踏实认真,2008年矿领导将掘进一队支部书记的重任交给了他。上任后孙智孟从未以领导干部的身份自居,工作中与职工同上、同下、同干活,在他的带领下,掘进一队形成了党员、干部遇到脏活、重活抢先干的好作风。
在学生时代,孙智孟就爱搞一些小发明,工作了,这个爱好更是发挥到了极致。他经常根据工作需要搞一些小改小革,今年2月,11号煤顶板淋水大,导致煤湿,皮带跑偏、洒货严重,他经过观察,在皮带机尾每隔10米处安装一组转动式防跑偏托辊,皮带跑偏现象得到有效控制。4月份,该队使用风动锚杆钻机时,经常因停风和误操作导致钻机卸载,容易伤人,后来依照他的提议,加工了一个1.5米长的防倒杆,远距离操作,增加了钻机的平稳度,杜绝了钻机卸载伤人事故。在他的带动下,掘进一队职工掀起了自主学习的热潮,仅今年上半年,该队小改革提议30件,有的提议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难题。
孙智孟常说:“是部队这个大熔炉的锤炼,让我这个农村娃掌握了很多本领。是矿区让我从赤贫走向了富裕,我要将我掌握的本领奉献给矿区。无论当兵还是当矿工我今生无悔。”
(关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