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群奔腾靠马头,雁群飞翔靠头雁”,这是蒙古流传已久的谚语,人们千年的智慧告诉我们,“领队”的重要性。在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柴重工)连杆生产线上,就有一位重要的领队工长袁群练。初见时,他的儒雅和幽默给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说起自己,他打趣道:“名字起得好,大家一起生产、历练,团结帮扶力量才大。”
当好领头羊,才能带出好队友。袁群练所在的陕柴重工连杆生产线承担民用及海军舰船动力各型柴油机连杆的研制任务。说起业务能力,厂里没人不给他竖大拇指,他还是生产线上疑难杂症的“专职医生”。海军某型舰艇动力配套连杆多年来一直因为工序穿插较多,周期较长,是制约生产的瓶颈和顽疾。袁群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认真研究工艺路线,反复测算,最终大胆提出将该型连杆的粗镗孔、半精镗孔、铣侧基准面三道工序合并为一道工序的思路。经过和工艺技术人员的充分沟通和多次调试验证,成功地将三道工序优化为一道工序。以往需要三个多小时的工作量,现在一个小时多就能完成,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多。
好的团队是最强大的力量。袁群练告诉记者:“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渺小的,大家拧成一股绳才强大。”他亲切的气质和民主的管理方式,让工友觉得他不是领导,更像是一个家庭的大家长。在每天的班前会上,袁群练不只安排完生产要求,他将班前会组织成了大家交流、学习的小平台,由一名员工上台进行经验交流,跟大家分享近期干活过程中的好方法,对容易出现质量、安全事故的风险点,提前进行预防,养成防微杜渐、从小处做好的习惯。
随着班组人员的不断更新,年轻人已成为生产的主力军,如何发挥年轻人在生产中的优势,带好队伍发挥年轻人活力成了袁群练新的思考题。他根据年轻人喜欢快速高效的生产习惯,不愿意持续或连续加班、延点的心理,将生产任务月计划细化到每周、每天,甚至细化到每一班次。袁群练说:“这种管理改进好处就是很少加班。”记者了解到,2011年,袁群练所带领的工段产品质量实现了零废品目标。
“我是劳模,可这不仅是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袁群练看来,他的任何光环都离不开自己的团队,没有团队这个“家”,荣誉也会黯然失色。
本报记者 王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