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上半年,航天四院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与航天服务业两大产业总收入较中国航天集团公司整体水平高出13.6%,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7.6%和41.1%。在年初确定的稳增长工作基调下,该院紧抓市场机遇,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和市场环境,全力推进两大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
在陕西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世英看来,能在不利的外部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并且经济运行质量也相应出现较大提高,是该院前期开展扎实有效工作产生的良好效果。
公安部重点项目紧急逃生用固氧呼吸器是该院新开发的产品;基于固体推进剂技术的支撑和客户基础,该院今年已完成了样机研制。瞄准煤矿安全领域,该院把目光投向了煤矿自动瓦斯抑燃抑爆装置的研制,目前已通过安标定型检验,即将进行市场推广,同时还获得了山西省3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在新产品开发方面,该院加大对新型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力度,溅射薄膜传感器生产线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加大大口径双金属复合管和全自动焊接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力度。针对多晶硅行业不景气的局面,该院应势而变,把热场材料产品应用转向了单晶硅领域,与多家客户达成意向并进行产品试用。面对我国乘用车市场低迷的不利影响,在巩固原有大客户的基础上,该院生产的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品新开发了浙江、贵州等地的新客户,累计签订合同超过60万发,合同额3500余万元。
“瞄准大客户和优质客户,集中目标市场,继续巩固和深化与中海油、中石油等大客户的合作关系,是我们提高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措施。”王世英介绍。
今年以来,该院借助暖云催化技术、物联网智能管理、地面焰炉远程管理系统、气象探空火箭等项目与国家和地方气象部门开展合作;与国家电网合作,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产品在国电集团陕西省电力公司蒲涅Ⅱ线实现并网运行,产品成功打入电力市场;西诺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为ABB全球风机供应商,已与越南、泰国签订了供货合同,向美国公司提供了样机试用;与地方交通部门合作,加大对内蒙、山西、甘肃、江西等地整车计重市场的开发力度。
上半年,该院龙腾公司4家新店开始运营,三沃薄膜实现投产,超码科技两个新线建成;下半年,双金属复合管项目将在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开工建设,中天火箭将利用蓝田闲置土地建设新生产线。因此,研究制定出有利于产业长久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该院应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当务之急。
作为集团公司实体公司改革试点单位,随着陕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规模的扩大,该院将注重基础管理能力的提升,同时在降本增效上下工夫;瞄准国家鼓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新材料等大领域,加大基础研究的资金投入力度。在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方面,该院突破以往单一的针对具体产品的研发体系,探索建立院级研发机构,为产业和项目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该院将制定完善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的制度和政策,调动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促进产业发展和应对经济发展压力的合力。 (荣元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