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铸剑为国 不辱使命

兵器202所在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和谐研究所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2023年09月16日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坐落于中国历史名城—咸阳,1957年始建于北京,首任所长是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的吴运铎同志。

二〇二研究所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规划建设的国防重点科研单位,伴随着中国兵器工业的发展壮大,历经五十五年的风雨,二〇二研究所走过了拼搏砥砺、不懈追求的辉煌历程,形成了专业特色鲜明、技术实力雄厚、人才结构合理、试验手段先进、科研试制能力强的优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信任。目前,已成为集机械、电子、液压、自控、测试、光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大型总体技术研究所,成为中国兵器行业集综合技术开发与应用为一体的国家专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在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二〇二研究所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研制成功的十几种型号产品陆续装备部队,取得了多项高水平军民品科研成果,为国防科技工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走过辉煌历程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〇二研究所,正肩负强军报国神圣使命,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学前沿,在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和谐研究所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谱写着强军报国的新篇章。

作为我国唯一的火炮技术研究所,兵器工业火炮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兵器202所肩负着发展我国火炮技术、引领行业发展、强军报国的核心使命。近年来,202所遵循首任所长吴云铎同志“努力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常规兵器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的嘱托,秉承“追求最高,创造最好,实干兴所,创新未来”的发展理念,实现了核心能力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发展质量显著提高,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行业地位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成效显著。

深化改革、坚持创新,不断增强所的核心竞争力。“十一五”期间,202所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超前思考、超前谋划,形成宽眼界、高定位、长规划的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通过不断深化改革,进行了专业结构、组织结构和干部结构的改革与调整,推行了干部竞聘上岗,完善了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了研究岗、设计岗动态转换的“双岗制”研发体系以及新的薪酬分配体系。同时,202所坚持科技创新,初步建立起了科技创新评价与激励机制,营造了尊重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一系列改革与创新,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202所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高科技、现代化和谐研究所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跨入本世纪,为应对世界新军事变革和我国军事战略调整及台海局势变化,202所贯彻“需求牵引、自主创新、系列研制、跨越发展”的指导方针,按照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思路,在防空反导、远程压制两大火炮武器装备领域,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十一五”期间累计实现收入25亿元,为计划的125%;实现纯收益3.77亿元,为计划的188.5%,经济实现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额达到16亿元,净资产5.7亿元,与“十五”末年相比分别增加9.5亿元和3.5亿元。

武器装备研制水平显著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十一五”以来,202所承担了以3项“高新工程”二期项目为代表的型号研制任务9项,以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为代表的重大预先研究项目3项,其他项目100余项。高新工程和重点型号研制工作进展良好,多个型号陆续定型装备部队。弹药全自动装填技术、模块装药技术、多束定向预制破片弹系统技术、火炮综合电子技术、辅助推进技术、交流步进定位技术和永磁同步电机伺服技术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电磁发射技术、电热发射技术、膨胀波火炮技术、埋头弹自动炮技术、机载超空泡快速灭雷武器系统关键技术等取得阶段性成果。火炮技术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火炮武器系统总体方案论证能力、技术集成能力、项目研制过程中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专业基础的创新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升。武器装备研制能力显著提升,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抓总研制3个方队和配套研制2个方队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先后被总装备部、国资委、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等上级机关授予“国庆60周年阅兵保障服务先进集体”、“建国六十周年首都阅兵装备工作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还先后多次被授予陕西省“高新工程重点项目”优胜单位、职工经济技术创新优胜单位、“高新工程”劳动竞赛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集团公司授予“高新工程二期优秀单位”等称号。

能力建设顺利推进,保障能力显著加强。“十一五”期间,202所共完成投资5亿多元。研发条件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设计能力、实验能力、检测能力、试制能力得到显著加强,从而保证了202所以专项生产和“067工程”为代表的重大政治任务圆满完成。初步建成的数字化设计手段,可以适应以虚拟样机为核心的设计制造一体化火炮研制体系。投入使用的各种结构、电气、液压、控制大型软件,有限元、多体动力学、流体、热、电磁专业仿真软件在解决结构刚强度、振动响应、射击精度、内弹道研究、炮口流场和电磁炮研究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研制效率和设计水平。

建成的新发射技术、自动供输弹技术、减小后坐力技术、稳定技术等专项技术实验研究条件,支撑了多个型号任务的完成,有力推进了电热化学炮、膨胀波炮等新概念火炮的基础研究和原理探索,脉冲电源系统的建设在76毫米电磁轨道炮研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成的总装调试工房解决了总装调试场地不足的问题,改善了总装联调条件,保证了各种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步入式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电动振动台和跌落式冲击试验台等设备的补充,完善了环境适应性试验手段和验证能力,满足了在研项目的科研需要,对于保证研制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202所坚持用首任所长吴运铎同志“把一切献给党的”革命精神培育和激励职工。“十一五”期间,接收高等院校毕业生207名,其中博士13名,硕士111名。通过项目合作、智力引进、市场猎取等形式,在信息技术、电磁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领域引进了多名优秀人才。组建了3个技术创新团队,形成的以总设计师、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达到在职员工总数的10%以上,人才队伍结构得到较大改善。

202所现拥有集团公司兵器首席专家2人,集团公司级科技带头人6人;所级首席专家、科技带头人29人,所级关键技能带头人20人。

坚持五个体系建设,推动改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十一五”期间,管理体系、研发体系、生产体系、创新体系、实效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五个体系建设效果显著。

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的成绩,各项管理能力和水平有较大提高。管理流程化与标准化,目标管理与绩效考核、用人和薪酬制度改革,职工职业道德建设,企业文化建设,EVA价值模式等管理创新成果获得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通过目标成本、目标费用的控制,降低了管理费用和研制成本、生产成本。

研发体系逐步完善。以专业技术发展为主,兼顾项目研制要求对研发机构进行调整,强化了总体技术,突出了专业技术创新。

生产体系逐步完善,生产条件和手段进一步改善,各环节的管理逐步强化,售后服务保障工作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大力实施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工程、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初步建立起创新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善于攻关、勇于创新的科技创新团队,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实效型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新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大力推进以党建工程、班组建设工程、凝聚力工程和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等“四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建活动,以吴运铎精神为核心的202所特色文化入脑入心,并在行业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所容所貌发生巨大变化,职工生活、工作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十一五”期间,全所新建面积20万平方米,超过前45年建设总和,以防空武器总体技术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实验室和愿景园住宅小区建设,使所容所貌发生巨大变化,职工生活、工作环境得到根本性改善。全所干部职工紧紧围绕打造有抱负、负责任、受尊重火炮团队的目标,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努力拼搏,为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和谐研究所而努力奋斗。

202所区概貌

202所所长郑广平

202所党委书记邹服进

4管20毫米自行高炮建国50周年受阅

上篇:“民族复兴62%”,警惕把理想庸俗化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8/20120810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8/10/16149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