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任小娟
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一直让我对小时候生活过的西宁情有独钟、念念不忘,是因为有几个画面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记得在上学前班的时候,只要父亲工作不忙,他都会去接我回家。快到家属区大门的那条路上,有较长一段低矮的土墙,之所以说它低矮,是因为父亲双手一举便会将我放在那座土墙沿上。我在墙上边手忙脚乱,一边惊呼,一边嬉笑。父亲的右手拖着我的左手,我忽闪着右臂,像蝶翅般抖动着,颤巍巍地向前行走。我第一次看到那围墙里五颜六色的美丽花朵,有些杂乱,却是那么漂亮;里面夹杂的向日葵花显得那么高大,它们侧着头,似乎在保护着那些小而美的花朵。知道围墙里的“秘密”后,便常要父亲“举”我上墙。长大一些再想起时,那些向日葵花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护花使者”吧。
那时候,西宁的风沙很大,风沙好像总是在我们放学的时候准时吹起,将我们这些小人儿吹得走两步退一步,为此,我有两条漂亮的纱巾,是用来包住整个头脸,抵挡风沙的。一条纱巾是红色的,一条是花的,上面是星星月亮。也许是纱巾的缘故,我倒有点喜欢这“讨人嫌”的风沙了。
小时候胆子小。如果父母忙,不能接送我,就给我找好同伴一起走。每天出了学校大门,穿过一片有木板围墙的家属区后,便要过一座小木桥。
不知从哪天起,总有两三个稍大一些的男孩子在那座桥上堵住我。到现在我也没明白他们堵我是为了什么。总之我很害怕,倔强的我又不愿意告诉父母,就这样担惊受怕了好几日。有天中午放学,当那几个男孩子又出现在我面前时,有个高个子男生同时出现了,看样子应该上四五年级了。他对我说:“你先走。”随后便和那几个男孩子说着什么。我边走边回头张望,那几个男孩子看着很恭敬的样子。从此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事后的一个周末,父亲带我去同事家玩。记忆中那是一座古老的木房子,楼道很黑,木板的楼梯踩上去“吱吱”作响。父亲和那位伯伯打过招呼后,我忽然看到,站在一旁的那个瘦高个的男孩子不就是那天让我先走的那个男生吗?我向他投去感激的目光。大人们一起说话,伯伯让他带我去玩。
30多年过去了,这件事情却没有从我的记忆中抹去,我一直想,有机会我一定要找到他,也不知道他现在过得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