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从电焊工到装配“多面手”

——记省劳模、陕西成泰机械车间工人张建峰

2023年09月16日

走进位于大荔县科技产业园区,陕西成泰机械有限公司占地120亩的空旷厂区,随便找个人询问工人张建峰的情况,都能听到他们竖起大拇指的称赞。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记者来到装配车间,穿着一身纯蓝工作服的张建峰正在300吨压力机1米多高的工作台上检查机器的运转情况。看见记者,他单手一撑,跳下工作台,放下手里的扳子,在工作服上蹭掉手上沾满的油污,不好意思的咧嘴一笑:“呵呵,正在干活,有点脏。”和他的接触,就在这份淳朴的表达中开始了。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只上到高中。工作上嘛,领导交给咱的任务,咱就好好干,对自己我也没啥好说的。”张建峰的开场白特别简单。可在老师傅史长才的眼里,张建峰学艺的过程可没那么简单。

高中毕业后,张建峰来到陕西成泰机械上班,从上班的第一天起,他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技术精湛的电焊工。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任何电焊经验,他找到史长才拜师学艺,一切从零学起。日积月累,张建峰终于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成泰机械主营设施农业机械、炊事机械的制造和销售。生产旺季,厂里每月要完成上千台的任务,什么下料、钻孔、弯管、焊接、齿轮加工、涂漆等等,只要张建峰一动手,样板就都搞出来了,还能保证质量。在他的影响下,车间职工人人都成了能工巧匠,零部件合格率都在98%以上。就这样,“多面手”的外号在厂里传开了。

大荔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县,15万亩以上的设施大棚每天的卷放草帘费工、费时,这对于扩大大棚规模、提高农民收入都有很大影响。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张建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决心研造一种设备,把菜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于是他带着课题,在简陋的工作间里,边设计边施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渴了喝口白开水,饿了啃口方便面,累了伸个懒腰,然后继续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经过1年多不懈奋斗,克服了一个个技术难点,第一款大棚卷帘机终于研发成功。没有专用设备,他就手抬肩扛,在连续五天五夜完成了卷干、卷轴、齿轮的试制任务后,卷帘机顺利在大棚前进行安装。

试验取得的成功,田间、地头到处洋溢着的笑脸,都给了张建峰极高鼓舞,又是三年多的生产升级和技术改造,卷帘机这一设备如今已名扬四海。

公司有大小汽车、铲车近十辆,平时需要修理或焊接,司机们都喜欢找张建峰帮忙。他更是随叫随到,随到随修,从不说一个不字。就这样,他一直工作在车间一线,将20年来学习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员工,并带动了一支30多人作风过硬、技术优良的工作团队。

本报记者 刘楠

上篇:我省陕南移民搬迁工作进展顺利
下篇:人才大发展 夯筑强国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8/20120815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8/15/16164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