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义务理发师刘莲惠,西安兴隆园社区许多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不容易呀,9年了,刘师傅坚持为小区的居民义务理发,不收取任何报酬,真是了不起呀!”
2003年之前,刘莲惠和社区内大多数老年职工一样,在退休后过着颐养天年的日子。然而,“非典”的不期而至,影响了她的生活。疫情严重时期,人们无法外出理发,看着周围的老年朋友头发一天天变长,刘莲惠急在心里。于是,她拿起了当年的理发工具重操旧业,为社区的居民义务理发。
这些年,兴隆园社区有许多老年职工因身体原因无法出门,刘莲惠的理发地点也随着居民的需求变成了流动式的,老年活动室门前、小区的房前屋后、树荫下、居民家中、医院病房都是她的工作室。平时只要是一个电话,刘莲惠不管有多忙,都会放下手头事情,拎着工具箱,及时出现。2006年的一个下午,旁边社区的徐老太太因腿有病无法行走,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刘莲惠打电话,看她能不能到自己所住的楼前来给自己理理发,没想到性格豪爽耿直的刘莲惠不仅满口答应,还告诉她,周围还有哪些人需要理发,顺便都通知到,她可以给大家一起理了。当刘莲惠就来到徐老太的楼前时,已经有十来位老太太等候在那里。理完发后一个个精神抖擞的老太太高兴的合不拢嘴,执意要请刘莲惠到家里去吃饭,而刘莲惠却板起脸说,谁家的饭她都不吃,但是谁叫她理发都可以。以后,每个月她都会定期来给大家理发。就这样,小区的老人们享受了6年刘莲惠无偿贴心式的理发服务。
兴隆园小区还有一些身患重病、长期卧床不起的老人们,由于行动不便,理发就成了难题,他们的家人找到刘莲惠,请求她上门为病人理发,哪怕是比外边的理发店收费贵一点都没关系,刘莲惠告诉他们,“我理发一是方便大家,二是图个高兴,分文不取的,谁要说给钱,我就不理”。
今年65岁的刘莲惠坚持为社区义务居民理发,9年来,已累计义务理发近3000人次,而这一切,也离不开家人的支持。老伴王俊默默承担了所有的家务活,还成为刘师傅的按摩师,常常是王俊把饭菜摆到桌子上热了一遍又一遍,还不见刘师傅回来。而有时理完发回到家的刘莲惠累倒在沙发上,这时的王俊就会从头到脚给老伴按摩起来,帮助她缓解满身的疲劳。而刘莲惠的几个儿女也鼓励妈妈一定要将好事坚持做下去。每年的除夕团圆饭,儿女们第一杯酒都是祝愿妈妈更好地为社区为居民发挥特长,奉献余热。
义务理发,不仅仅发挥了刘莲惠的特长,而且让她享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和幸福。刘莲惠的坚持与热心,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本报记者 岳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