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荒凉大山中80后的幸福生活

2023年09月16日

在荒凉的大山中,长庆采油五厂一群80后远离繁华、忍受寂寞,让青春风扬在山间,他们并不孤独,也没有逃避,他们在油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过起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没有抱怨,没有消极,却更多地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这样的青春,我喜欢!”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马家山东作业区王婷婷是一个典型的85后女孩。她爱笑,爱闹,爱唱歌,多次参加厂里的歌唱比赛,渐渐打开了“知名度”,成了五厂的“台柱子”。

“好好唱歌,争取站上更大的舞台”,这是王婷婷的梦想。而五厂为她实现梦想提供了平台。2010年至今,王婷婷曾参加厂里组织的比赛二十余场次,参加油田公司级大赛5次,获得的荣誉更是数不胜数。最近,她还正准备参加厂里组织的文艺骨干培训班,让自己的歌唱技艺更上一层楼。

李志敏也是一个老文艺骨干了。不仅跳舞跳得好,她更有着让人羡慕的好嗓音。今年三月,在厂里组织的朗诵比赛上,她和搭档声情并茂的朗诵让人湿了眼眶,博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她还会吹长笛,业余时间,总是把自己这门“绝活”展示给樊学小学的学生们,为此,她还成了这个学校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之一。堡子湾作业区有一个广播站,她不仅是元老,更是主力,从编排到播音,她亲力亲为,每到下班,广播站里总是有她充满亲和力的声音,每次听到她的声音,都让人格外振奋。

热情、奉献,他们有责任

这里的年轻人都有着一副热心肠。

今年38岁的邱爽是2011年4月份才转岗到采油五厂集输大队的一名普通工人,患再生障碍性贫血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2011年12月22日,邱爽的病情开始恶化,“除非有血小板,否则救治的希望不大。”医生给邱爽的母亲下了最后通牒。

不知是谁把这一消息传开的,元月5日这一天,在西安市中心血站的门口,自发聚集了30多名青年。在这些捐献者里,有领导,也有员工,他们纷纷挽起袖子,要把血小板献给邱爽。

“作为健康人,献这一点血并不能损失什么,可是对于病人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希望能帮助邱爽,用自己的血液给她与病磨抗争的勇气和力量。”生产运行科的黄庆鄂如是说。

5日下午,九袋血小板被送到交大附属二院邱爽的身旁。一个年轻的生命,再次在大家的帮助下渐渐鲜活。

像这样的例子,在姬塬的这片热土上,常常在上演。为了帮助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贫困生,他们纷纷解囊,为孩子们买来学习用品和书籍,帮助他们完成学业;遇到同事有困难,他们也毫不吝啬,经常帮助身边的同事解决燃眉之急。5·12汶川大地震时,由青年志愿者组成的队伍走上街边,筹集善款十万余远捐给当地红十字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语言,感动着身边的群众。

勇敢、拼博是他们的信念

1988年出生的谢信萍,是堡子湾采油作业区耿162片区姬十转副站长。年纪轻,加上又是个女孩,她在工作上格外用心,吃的苦也自然比别人多。年纪轻轻就被评为厂里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作为十杰里唯一一位女性,小谢始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24岁的妙龄,正是爱美爱漂亮的年龄,可是用她的话说,她却更喜欢听机器的轰鸣,喜欢山里的空气,喜欢身边的朋友们。参加工作的五年里,姬十转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只有小谢还坚持待在这里,“因为熟悉,我舍不得。”她这样说道。

英雄苏建宁牺牲后,1980年出生的优秀青年李涛接过了沙106井区的重任。每天清晨,他都坚持进站到处查看,对罐位库存每两小时进行一次详细审核。发现有土松的地方,他二话不说,拿起工具就开始抢修,雨水顺着雨衣打湿了裤腿,流到了鞋里,渗的人发抖,可是他无动于衷,继续一锹一锹地往沟缝送土。晚上,他还要跑一两个单井查看产量、询问员工的生活与要求,直到深夜才回到队上休息,常常一忙就三、四个月都不能回家。7月25日,麻黄山北采油作业区日产突破2000吨,沙106井区做出的贡献也功不可没。作为80后,李涛再一次证明了80后的担当和责任,用汗水谱写了一曲激昂的青春乐章。

(王嬿)

上篇:铁警热心相助 通知书完璧归赵
下篇:图片新闻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8/20120828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8/28/1620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