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让群众不再因病致贫

2023年09月15日

据新华社电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一些地方创新机制试点大病保障制度。从筹资来源、保障内容、经办运行等方面来看,目前各地探索的大病保障制度,大致有5种类型,其中两种类型以合同形式购买商业大病补充保险,但筹资来源不同,第三种是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管理,第四种是政府主导型,第五种是混合型。据实际测算,试点地区群众的大病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10%以上,大大减轻了负担。

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大病商业保险。广东湛江和江苏太仓的模式相似,以合同形式,利用基本医保基金购买大病商业保险,个人不需额外缴费,享受的报销比例比原来大幅提高。

政府引导参保(合)群众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在该制度中,政府负责制定办法,商业保险机构负责具体执行,承担盈亏风险。由于是自愿参加购买大病保险制度,参保率较低。但是受益面拓宽,达到1万多人次,提高了保障水平。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衔接大病救助机制。2010年底,玉溪出台了《关于提高农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的决定》,决定在2010年全市参合农民筹资水平人均140元的基础上,2011年市财政对参合农民人均增加新农合资金100元,合计新增资金1.76亿元,个人同比增加缴费。在提高基本医疗报销水平的同时,建立面向大病患者的救助制度,完善制度设计,重点解决参合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采取委托商业保险机构经办管理的方式,如河南的郑州、洛阳、新乡,其新农合基金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管理。相当于把经办管理服务外包,保险机构收取管理费。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后,洛阳的大病实际报销比例达到53%。

还有一些地方是采用混合形式,如陕西旬邑,其筹资通过“四个一点”建立起新农合重大疾病补助基金,即新农合基金挤一点、财政拿一点、民政救助支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目前大病基金年筹资额500万元,其中新农合基金列支200万元,财政列支专项资金200万元,民政部门从医疗救助资金中列支50万元,动员社会各界捐助50万元。

上篇:塞上养路人
下篇:西安未来直行公交换乘免费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9/20120903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9/03/13519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