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日,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一周年。根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工薪阶层纳税面由约28%下降到约7.7%,有6000万人在过去的一年中不再需要缴纳个税。全国个税收入连续10个月下降,新个税法的实施有效减轻了中低收入者的税负。据专家测算,新个税法案实施后,西安有六成的工薪阶层被免征个税。然而记者在西安的街头调查后发现,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的这一年中,市民在感慨“腰包”增收的同时,亦有忧虑。
中低收入者多收入几百元新政策更体现公平
“虽然个税调整后是全民皆受益,但我觉得还是对中低收入人群影响更大。”李女士是西安市一家医院的护士,每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个税调整后的一年,李女士由于被免征个税,每个月多了近百元入账。“一年下来也有上千块,对于我们这种普通家庭来说一千块能做很多事情。”
按照起征点变更前后的比较,以2000元为起征点计算,李女士每月收入3000元要缴纳个人所得税75元,而起征点调整为3500元后,则每月不用再缴纳个人所得税。
张欣在银行工作,月薪过万的她个税调整前每月需缴税2000元左右,调整后每月少交三百多元的税。虽然数额不算多,但她认为这是税收政策更加公平的体现。张欣坦言,第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同事都拿着计算器计算当月多了多少钱。“可能是因为我们天天和数字打交道,所以更敏感些。”
个税调整前后对比
一部分购房者喜忧参半免缴个税却无法买房
新的个税调整一年,在大多数人受益的情况下,受到了民众普遍的赞扬,但也给一些人造成了困扰。准备和男友结婚的王杰就感言,个税调整对她与男友来说成了坏事。
王杰与男友相恋多年,在今年年初决定结婚,但两人的经济能力却无法购买婚房。好不容易在两家父母的支持下凑够了首付,准备购房时才发现西安楼市的限购令中规定,无法提供一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不能购买住宅。
“个税一调整,房子买不成了,男友毕业没有直接找工作。而且我自己开始创业,失败以后今年才开始正式上班工资也就不到3000块,不够纳税的标准,现在都没了买房的资格。”
对此,王杰十分苦恼,在她看来,有房子不仅仅是居所那么简单,那是一个家,属于自己的家。
位于西安市西门外的一处商品房楼盘,销售人员表示,针对限购令,社保与纳税证明是硬性门槛,对于那些刚工作不久社保未能缴纳满一年的购房者,开发商往往愿意与购房者达成一个初步意向,为其保留房源,直至社保缴够一年后。
“不过那些单位不给办理社保,收入又不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客户我们就实在没办法了。”销售人员表示,虽然人数不多,但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对于这种情况他们通常只能让购房者自己“想办法”,这也间接地为一些钻空子帮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补办社保、个税证明的人员送去了客户。
物价高 压力大个税仍需再调
“物价涨,工资不涨,我觉得个税起征点还应该再调,在保障低收入人群利益的同时,对富豪征重税。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和谐。”一位在国企工作的职工坦言,物价高,生活压力大,再调个税,也许可以弥补工资不涨的尴尬局面。
有专家就此表示,从税制原理来看,个税的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向中低收入者少征税甚至不征税,向高收入者多征税。以美国为例,年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缴纳税额占个税总额的60%以上。
近些年,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渐拉大的趋势,高收入者收入来源也呈现多元化趋势,工资性收入比重下降,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比重上升,这对我国个税的税制设计、征管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我国目前的个税总收入中,工薪阶层个税所占比重超过50%,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低收入者仍是个税的主要承担者,缴纳税额较多,这也意味着个税未完全体现出“高收入者多纳税”的原则。
一位市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应该采用动态机制,根据每年的经济及居民收入情况进行调整。否则个税起征点跑不过物价飞涨会直接影响到老百姓的生活。
本报记者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