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公交第六公司,提起公交2路车的驾驶员杨复生,那可是有口皆碑。这位乐于奉献的模范共产党员,如春风、似细雨,温暖着乘客的心;同时又像一面旗帜,引领着同事们争创星级线路;在迎来送往的十米车厢里,在城市文明的“流动”窗口内,书写着他那多彩的人生。
1988年杨复生高中毕业后,遂成了公交队伍中的一员,从此,与方向盘相伴,这一干就是24年。
1998年杨复生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鲜艳的党旗前,杨复生立下誓言:“一定要象父亲那样做乘客最满意的驾驶员,更要为党旗争光!”
之后的杨复生是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由于成绩突出,2011年杨复生及他的2路车组被总公司评为党员标兵和党员示范岗;同时,杨复生连续数年荣获公交总公司、六公司先进个人;2011年、2012年他又被聘为六公司高星模范带头人。
前年的一个初春早晨,杨复生像往常一样驾驶着他的爱车运行在西安市北关自强路上,当车子停靠在古城眼科医院附近的站点时,杨复生从后视镜里注意到一个步履蹒跚的人,正在吃力地往公交站点赶。于是,他便有意在站上多停留了一小会儿等待。当他仔细地观察后发现,那名赶车的乘客原来是个残疾人。杨复生看到这个情况后,便马上下车将那名残疾人吃力地搀扶到车上,帮他安排好座位,并问清楚要去的方向后对乘客说:“请安心乘车,到站后我会提醒您的。”下车时,那位行动不便的乘客满怀感激。
笔者在采访时还听到了一段杨复生受委屈的“故事”。有一次,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子公交卡费没有刷上,就径直往车厢后边走。杨复生便提示他重新刷一次卡,那位中年人气势汹汹地说:“你怎么知道我没刷上?我刷过了,你是不是想找事儿?”说着快速朝杨复生身上夯了一拳,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这时候,有些乘客看不下去了,就一块数落、指责那位不讲理的乘客,被打的杨复生却忍着心中的委屈替中年男子解围:“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这位男士可能今天心情不好,相信他以后不会这样了!”男乘客随即愣了一下,没再说什么。而杨复生则忍着疼痛继续平稳地开他的车。
等那名中年男子下车以后,一位乘客不解地问杨复生:“他那样待你,你怎么还替他说话?”杨复生坦然地回答说:“宽以待人,是我们公交司乘人员应该履行的职责和职业道德。”杨复生常告诫自己:公交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作为党员示范车、线路示范岗的驾驶员,路长,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公交形象、城市形象,更代表了党的形象。
杨复生称,父亲也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公交人,现在70岁了,而且早已经退休,但他还是每天时时刻刻关注着公交行业的大事、小事。
正因为受到党员父亲的影响,所以,作为新生代党员的杨复生,也时刻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杨复生坦言称:“党员的身份不是用来做样子的,而是要用实际行动体现的!”
如今,杨宏恩、杨复生父子俩成了一个党员家庭的两代模范。 (梁红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