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母亲

2023年09月15日

张先震

母亲五十出头,却是花甲的容颜。不知她年龄的人,无不把她的岁数说大,我亲眼看见一位中学生唤她“婆婆”。别人问母亲的年龄,起初母亲照实说,别人不相信,后来她就干脆说大了十岁。

对于母亲的过早衰老,我一点也不奇怪,相反,若她的容貌与年龄相符,这才不正常。母亲太劳累了,她没有理由不衰老。为了这个家,为了四个儿女,母亲起早贪黑,常年累月超负荷劳作。对自己容貌的衰老,母亲并不在意,她说,外貌老没关系,只要年龄不老,能够有力气干活,就可以了。我听了心酸,愧疚。作为长子,我早到了替母亲分担劳累、孝敬她的年龄,却突然病残,反给她肩上加负担,往她头上添白发。我曾对母亲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可我却让您永远只有付出,没有收获。”母亲认真地说:“你别想那么多,你活着,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我潸然泪下。

一个六口人的大家庭,家务活琐碎而繁重,母亲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做饭、洗衣、担水……忙完已是九点钟,母亲没能歇口气,又匆匆荷锄走向田间,或别了柴刀上山砍柴。除了患病躺床,母亲没有休息过半天。因了母亲的劳作,家中仓里的主粮和山芋、红薯等杂粮不曾断过,去年的还未吃完,今年的又收回来了。菜园里,一年四季都绿油油的,各种蔬菜随着季节的变更交替生长。母亲说:“农人家,地里刨得有的都要花钱买怎么行,再累我也要种出来。”

我担心她的身体,劝她不要过分劳累,宁可少吃点,累垮了身体更糟。母亲笑笑,说她会注意的,不用担心。真的不用担心吗?忘了有多少次,母亲累得病倒在床,一躺数天。

母亲没进过学堂,不识字。对知识,对文化,母亲有着极其崇敬的心情,哪怕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汉字,在母亲的眼中都是高贵的,神圣的。本子或书籍掉在地上,不管是否沾了泥尘,捡起必用围裙认真地擦拭一遍。我躺在床上,从书橱拿书需他人代劳,每次母亲为我拿书,捧着书像捧着圣物,虔诚谨慎,动作笨拙。正因为对知识对文化怀着敬重、仰慕的心情,母亲对子女的学习非常重视,她未上过学,没法在课业上辅导子女,她在竭尽全力为子女提供学习的条件。两个弟弟在外读书,为了他们的学费、生活费,年二十九了,她仍在为一家果农施肥,挣取工钱。偌大的桔林里,只有母亲一人孤单的身影。

母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将心比心。”这是母亲的人生箴言。她也用这句话教育我们。比方说拿人东西,她不说这是违法的、不道德的,或用“小时偷针大了偷金”之类的诫语,她说的是:“如果我们的东西被人拿了,会怎么样呢?”又比方说欺侮弱者,她会说:“如果我们自己被人欺负,会怎样呢?”所有侵害、对不起别人的事情,母亲都这样将心比心。全村子的人都对母亲的善良、和气、仁慈交口称赞。乡邻称赞母亲,夸她某件事做得好时,母亲总是认真地说:“我们将心比心,如果我们自己……”简单的四个字,却是为人处事的指南、法宝,母亲拥有了它,并且使用得很好,让人心生敬意。

家在公路旁,常有走长路的行人进来要水要饭吃。不管来人衣着、身份如何,母亲都热情相待,即使是乞丐,也毫无二心。母亲说:“谁都有碰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谁愿意当乞丐啊,都是有原因不得已的。”有时刚巧饭菜吃完了,母亲动手再煮。小时候,我有一次在屋后的林子里和小伙伴玩耍,母亲在门口大声唤我回家帮助烧火,说有客人来了。我兴奋得不行,撒腿就往家跑,心想有糖果、饼干之类的点心吃了。可回到家一看,客人原来是一个乞丐。

母亲没受过教育,但她的为人,她的品质,都令我们自惭形秽。她的勤劳、善良和热情,不仅自己受益,还影响着我们,让我们受益终生。

母亲的生日在八月,她从没有为自己过过生日,也极力劝阻我们为她过,即使是仅买几个菜。有时我们忘了,她记着也不说。她说:“等生活好了,你们再为我过,那时给我做大寿、摆酒席,我也不反对。”

上篇:没有了
下篇:一袋香菇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9/19/13581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