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贡献
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贡献了力量,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
在我国经济转型期和现代化进程中,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为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形成公民办教育协调发展、满足社会多样性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做出了贡献
直接和间接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社会就业做出了贡献
为国家建立了一所大学,增加了教育资产,直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地区繁荣
继续肩负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大学共同功能
为社会积累教育资产 10.5亿元
培养学生 16万名
扶助贫困生 1万名
累计助学资金 4000余万元
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3000多个
为地方发展贡献 4亿元/年
间接安排三产人员工作 数万名
“古城西安有一个鱼化龙的地方,捧着憧憬怀着希望我们来到鱼化湖畔,怀远亭、步云廊,潜龙桥下轻舟荡漾,出水的鱼儿已化巨龙……外事学院就在那鱼化龙的地方,纳百川已为海,集众物方成龙,自强不息与真理为友,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多元集纳,自强创新,龙的传人再铸辉煌”,伴随着这首悠扬动听的校歌,在外事学院即将迎来20周年校庆之际,记者再次走进这座闻名遐迩、风景秀丽、文化底蕴浓厚的国际本科高校,探寻外事学院20年的辉煌历程。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望,展现在记者眼前的便正是如这首歌所唱的,20年,美好的愿望已成真,外事学院已实现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用许许多多个第一谱写了中国民办教育的“西部传奇”;20年,出水的鱼儿已化巨龙,十五万余莘莘学子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实现完美蜕变;20年,集众物方成龙,文化产业、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三大支柱已将外事学院从“西安”推向“国际”大舞台。
20年砥砺奋进谱写民办教育的“西部传奇”
外事学院应时代需求而生,沐改革春风而长,因自强创新而壮。看到如今办学成绩显赫的外事学院,最让外事人感慨万千的便是20年砥砺奋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20年前,外事从租赁的几间教室艰难起步,“用尽毕生的精力建一所3000人规模的民办大学”是外事学院创始人黄藤的宏愿。20年间,学院办学者始终把民办教育当成一项崇高而神圣的事业来办,因此外事奇迹般地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办学层次经历了由自学考试助学教育向学历文凭试点教育、到统招大专教育、再到统招本科教育、直至取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五次历史性跨越谱写了中国民办教育的“西部传奇”,2011年外事学院又建成工商管理及创业研士培养平台,目前,外事在校生达36000余名,20年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5万余名实用性人才。以“鱼化龙”精神为文化核心,坚持“多元集纳,自强创新”的办学理念,提出“学无长幼、校无大小、教无高下、育无国界”的办学精神,倡导“汇南北之气、凝东西之髓、顺乾坤之理、立民校之魂”的研究理念,也让外事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的成功办学之路,也有了“处鱼化龙之地,为鱼化龙之事,寄鱼化龙之望”的坚强精神动力和后盾。
在创办和发展西安外事学院的过程中,董事长黄藤还创造了许多个第一。1996年,黄藤在外事学院创办了国内高校第一家民办教育研究所;1998年,外事学院开国内高校先河,第一个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基地,为学生搭建起了从内地直通沿
海发达地区的桥梁;也是陕西省最早获准开展留学生教育和国际合作教育的民办高校,还是国内第一个创办创业学院与文化产业学院的普通高校,它的成功发展模式被哈佛大学商学院列为第一个中国教育教学案例,其不断创新、锐意进取的成果,引领了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风向,为陕西,乃至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年锐意创新 构建文化创业教育大格局
多元理念铸就专业品牌,特色教育提升综合实力。建校20年,西安外事学院纳百川已为海,铸就了文化产业教育、创业教育、国际化教育三大特色教育品牌。2007年7月5日是外事人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陕西省首家文化产业学院——西安外事学院文化产业学院挂牌成立。5年来,外事已形成了以文化产业学院为核心,以信息工程、影视制作、文化出版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教育大格局,并成功发展多项文化产业,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萧云儒先生应邀出任院长。学院还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多地组建起了鱼化龙影视传播有限公司,成功的加盟参与了《国门英雄》、《阳光路上》等电视剧的制作,也加入了《画皮2》电影制作,投拍了大型电视连续剧《女马帮》、《广告风云》等,编辑出版了《史记》(考证图文版)、《碑林书法全集》等图书,《民办教育研究》等期刊,为国家的文化产业教育探索出了一条“产业引领,产学结合”的新路。
从创业精神普及教育到2009年5月22日创建全国高校第一家创业学院,再到建设研究生层次创业教育平台,西安外事学院创业特色教育可谓开了高等教育之先河,成绩斐然。“拎着问题进校,带着企业毕业”,“培养一个人才,成就一个企业”的教育理念迅速引起了业界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据董事长黄藤介绍,外事的毕业生,自主创业之人超过两千人,我们现在有数字记录的,营业额在一千万以上的超过两百人。
20年光荣历程 从“西安”走向“国际”大舞台
在这个兼具东西方教育背景的董事长眼里,教育是没有疆域的。留英博士、西安外事学院董事长黄藤表示,“从办学之初,我就以国际教育水准和国际的思维对自己提出要求,希望西安外事学院从建立起就能与国际教育接轨,并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而这一思想,正为西安外事学院的国际化发展,埋下了坚实的种子,因此,外事学院成为陕西省民办高校中最早获准开展国际合作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民办高校。20年来,学院积极拓展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先后有哈佛大学博士、芝加哥湖森林学院教授陈时伟、哈佛大学硕士拜瑟妮等资深专家学者担任学校校级领导,256名不同国籍的教师曾在学校执教。如今走进外事学院,“国际化本科高校”几个大字熠熠生辉,众多蓝眼睛、白皮肤的留学生则是学校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站在20年校庆的节点上,无数外事人为之欢欣鼓舞,谈起校庆对学院的意义,黄董事长认为,20年的发展,带给外事学院最本质的变化就是社会对其的认可程度提高了,现在学院的发展比过去任何时间的基础都好,因为认可,学院获得了社会的支持,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民办教育获得了更大更持久的发展空间,这也激发了我们继续奋斗的信心,我们也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把我们的终身奋斗给学校、奋斗给教育事业、奉献给人类,帮助我们的学生化鱼成龙,这也是我始终不变的理想。而对于民办教育未来10年的展望,黄董事长则表示,由数量到质量的巨变,从规范期到提高期的转变将使他们信心十足,他坚信前景美好。面对外事学院20年的辉煌历程,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有着学者睿智头脑和强烈历史使命感的黄藤还会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