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寻求煤矿社区管理的新出路

——写在陕煤化实业集团和谐社区建设推进会召开之际

2023年09月15日

这是一个老旧社区如何脱胎换骨的故事

这也是一个如何将沧桑与时代共融,彰显个性,和而不同的故事

蒲白矿务局诞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位于渭北黄土高原,蒲城、白水两县交界之处,曾经为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桥煤矿曾经是蒲白矿务局发展历程上一颗闪耀的星,1980年底投产的该矿,以井下地面同步建设的思路,开创了蒲白矿区建设的新辉煌。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煤炭产能过剩,采煤企业陷入低谷,南桥煤矿也因地质结构复杂,开采成本居高不下,导致经营困难,最终实施了政策性的破产。如今的南桥社区,就是在矿井破产后,组建的后勤服务管理部门。

南桥社区是国家第二批实施政策性破产重组后与原煤炭生产单位完全剥离的独立后勤管理单位,现有管理干部职工124人,下设9个科室,管辖范围1189户,居住3350余人,其中破产一次性安置人员599人,占全局破产一次性安置总人数的50%,职业病258人,工病亡遗属126人,特殊群体人员占社区常住人口的近三分之一。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煤炭系统建设和谐社区先进单位”、“2010年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先进集体”、“渭南市委五星级社区党组织”、“渭南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区”、“蒲白矿务局文明大院、文明社区、党风廉政先进集体”、“白水县文明单位”等荣誉30余项。

真情:凝聚力量的升华,搭建连心的桥梁

地域条件偏僻、基础设施差、一次性安置人员多、提前退休人员多、贫困人员多是南桥社区的普遍现象。社区有18栋家属楼,上世纪80年代交工时就存在较大缺陷,楼内每天定时供水一个小时,由于居民用水集中,水压只能到二楼,三层以上全部靠人担或自家安装水泵抽水。那时候,幢幢楼外挂满了抽水管线,像蛛网一样。社区没有暖气,偌大的家属区没有一件健身器材,所有楼房屋顶因年久失修普遍漏水。矿井破产初期频繁出现的上访事件,给社会稳定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社区成立后,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社区一班人认真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宣传国家的破产政策,化解矛盾。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尽可能地加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近两年,在蒲白矿业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783万元,解决了居民的取暖问题;投资132万元基本解决了道路年久失修,供电、供水、排污管道老化和部分屋面漏水问题;安装了监控设施和智能水表、磁卡电表,更换了供水管道,使所有住户都能用上自来水,结束了30年来,居民用水难的历史;投资216万元新修了排水沟,粉刷了楼道,购买了垃圾车,安装了垃圾筒。建立了红白理事场所,购买了必要的设施。针对社区地域偏僻,居民生活不方便的现状,先后成立了离退休党员服务、邻里服务、红白理事服务、医疗健康咨询、帮困服务五个中心,将居民家庭的大小事务,纳入社区的管理范畴,深受居民的好评。

退休老矿工崔书信因患癌症,使家中负债累累,病亡后,红白理事服务中心的老同志,为了给他们家中节约,各自都叫来家里人帮忙,大家齐心协力,很快把老崔安葬。老崔的儿女虽在外地打工,但每次回到社区,都要看望社区的领导,都要去感谢红白理事服务中心人员。

如今的南桥社区,建筑依然陈旧,甚至还有些沧桑感,但破产后一批外出创业的职工,却不愿放弃社区这个家,许多离退休职工的子女在外地工作,想让辛苦了一辈子的父母在自己身边颐养天年,可这些老同志不管咋劝,也不愿离开南桥这个家,他们感觉在这里生活比在大城市、在子女身边更舒服、更温馨、更惬意。

对标:提升管理新视野,开创发展新途径

对标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今年,南桥社区先后派出8名同志,随同蒲白实业公司到清华大学培训,到神华神东公司对标,尤其是神东公司的标识管理、行为标准、公共场所危险源的警示提醒等,被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成为标杆,回来以后一一对应,在社区内实施。同时,他们到铜川,将老矿区一整套如何搞好离退休职工文化生活、离退休支部建设的先进经验运用到自己社区的文化建设中,到韩城、澄合同类型社区观摩学习,也带回了草坪管理和车辆管理的先进经验。

走出看先进,回来不空手。通过对标,南桥社区的干部职工深刻地体会到,搞好和谐社区建设,只要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精干高效的管理团队,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工队伍,就是有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只要想方设法为社区老百姓办事,不管效果如何,都能得到大家的尊重、理解和支持。社区一班人始终告诫自己,工作重心要下移下移再下移,给大家办事要实在实在再实在。

设施陈旧,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是困扰社区管理的最大障碍,通过对标管理,学习借鉴兄弟单位勤俭办社区的好做法,社区一班人首先从自身做起,过紧日子,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开始,形成了全员创新节约的新观念。员工自觉养成洗手洗脸不放大水,利用下雨的蓄水养护花木和草坪,社区各个办公室工作人员也能切实做到电脑、打印机、饮水机随用随开,消灭了长时间待机耗电现象,对路灯按季节设定开关时间,对公用车辆的运行线路、耗油标准也做出了科学的测算,降低了费用。通过开展对标管理,激发了员工小改小革、创造发明的热情。他们还将报废的煤气罐加工成垃圾箱,便捷耐用,而且具有一般垃圾箱不具备的防火、防水之功能;将废汽油筒改装成消防器械、报废水管焊接成休闲连椅,家属区内醒目的标语牌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用废料加工而成。职工自己加工焊制的清掏检查井使用的辘轳,不仅节约了资金,还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几年来,该社区已累计节约资金20余万元,干部员工逐步形成了花小钱办大事,不花钱办实事,浪费就是犯罪,民意就是政绩的服务理念。

通过学习推进精细化管理,该社区还建立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做到物有定位,工作有标准,对管理人员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将年计划分解到月、月分解到周、周分解到每天,把社区的管理提高到一个科学化管理的新高度。南桥社区按照蒲白实业公司制定的“物业铸品,实业强体”的发展理念,力推后勤管理向物业服务转变的工作目标,在蒲白矿业公司和蒲白实业公司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率先走出去承揽了陕煤建新煤化公司的物业管理,安置一次性破产买断人员、下岗职工和困难家庭120余人,在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同时,为社区未来的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党建:发挥组织优越性,培育永恒的战斗力

一个企业是否有凝聚力,党建工作是引擎,只要把党的政策有效地贯穿到社区每一个家庭,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动中,组织的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得到体现。南桥社区党总支,结合工作实际抓党建,创新管理谋发展,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党建工作的新思路。

开展党建“四进”家庭管理,解决了离退休党员管理的盲点,增强了离退休党员发挥余热的积极性。南桥社区共有党员259名,其中退休党员219名,占党员总数的65%。针对退休党员年龄偏大、身体条件差,文化程度较低的现状,他们提出党建进家庭,以社区党员为主要对象,流动党员一个不能少的工目标。为此,在社区内根据退休党员爱好相投、居住较近、年龄相当的特点,建立了6个退休党员小组,社区党总支与退休党支部又对每个退休党小组安排了在职党员干部作为联络人,不定期地对退休党小组活动进行指导。对流动在外的党员,他们详细地建立了联络方式,摸清了他们流动的方向。通过手机短信、QQ留言、电子邮箱等方式和流动党员沟通,为在外党员送去组织的关怀和温暖,并及时向他们通报社区的变化,使流动党员人身在外,而心却始终都有归属感,和社区建立着浓厚感情。

通过开展党员管理进家庭活动,提升党员管理水平,做到:党员思想状况清,党员身体状况清,党员居住状况清,党员家庭成员清,党员家中收入清。

通过党组织服务党员进家庭,组织“党员服务中心”和“医疗健康咨询中心”的退休医务工作者义务上门服务,结对帮扶,做到“四必访”(即:有困难必访,生病必访,重大节日必访,重大事故必访),让老、弱、病、困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暖。85岁的老党员史俊杰,已卧床4年,两个儿子也相继去世,是典型的老弱病困党员,社区离退休党支部坚持定期走访,并组织有关医务人员上门讲解如何翻身,如何洗澡,如何防褥疮等护理常识,实实在在为党员服务。

通过开展党小组活动进家庭,使党员在活动中感受到组织的亲合力,更好地引导离退休党员积极参加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进而拉近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系纽带。离退休党支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社区居民大会,离退休党员85%都能前来参加,并积极地为社区的管理出谋划策,提出一些善意的意见或建议。

通过党员为居民群众服务进家庭,切实解决了居民群众的急事、难事。73岁高龄的退休党员马继章,是党员服务中心第六党小组组长,经常帮助邻里处理一些急事难事毫无怨言。15号楼1单元的上下水管道腐蚀堵塞,造成了居民生活的极大不便,他就楼上楼下地跑,进行查看,发现问题后,他动员4楼的老党员一起到一楼帮助清理,他亲自动手掏管道,又把污水一盆盆运到楼外花园,终于疏通了管道。

南桥社区党总支还从加强党的建设入手,培养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该总支对社区的环境卫生、精神文明建设,采取分区分片,责任落实到每个支部、党小组,小组又分到个人,进行宣传教育居民配合社区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党总支提醒每一个党员干部,在社区建设中起示范表率作用,长问自己昨天的工作完成了没有,今天的工作安排了没有,明天的工作想好了没有,布置的工作落实了没有,干过的工作总结了没有,上级的决定执行了没有。社区的党员,都在切实地发挥着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几年来,社区党员带头,组织干部职工累计拆除了长期形成的私搭乱建房屋72处,清除楼前楼后菜地19处;清理楼道杂物250余处。通过开展为居民办实事,美化社区环境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在社区植树种草,栽植花木5000余株,安装景观树13棵,各式灯带1550米,安装健身器30组,治理了几十年来社区环境卫生差,住宅楼道不畅通的问题,环境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变。

文化:凝娶企业精神,铸造百年基业

企业建设的实践证明,有品位、有内涵的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带来一种精神,为企业注入更强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发展力。建设具有南桥社区特点的社区文化,是树立服务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

南桥社区始终以建设特色岗位管理文化,稳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为目标,创建属于南桥社区实际的服务品牌文化,以“创全煤系统示范社区,建富美和谐幸福家园”为目标,通过蒲白实业公司所办的《实情快报》、宣传橱窗、《南桥社区通讯》等载体为平台,深入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题的“四德”教育活动,大力倡导讲文明、树新风、知荣辱、重礼仪的良好风气。通过丰富社区文化体育生活,完善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创建了以舞台文化、广场文化、环境文化、服务文化、学习文化为品牌的社区文化体系,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强化文化建设,加强对外宣传报道,职工自编自演文化节目经常参加地方的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社区多次举办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文艺晚会,为提高整个社区职工家属的文化品味,活跃文化生活,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建立老年活动室,开展不同形式的书画比赛,使离退休职工老有所乐。他们还在各主干道,运动广场等公共场所分区制作悬挂了诗词文化牌板、廉洁文化牌板、计划生育牌板、养生保健宣传牌板、居民道德教育牌板共200余块,形成了社区整体文化宣传长廊。采取生动的图标和富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古诗词,将社区的文化氛围、文化建设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了各级领导及职工家属的赞誉。通过工会开展的党员干部与困难职工结对子活动,密切了干群关系,将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送到了每一户困难职工的心坎上。每年平均组织三、四次的社区文艺活动,职工家属自排自演秧歌、舞蹈、社火文化节目,为居民送上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文化大餐。

该社区还以“服务等同于企业的生产;稳定等同于煤矿的安全;社区居民等同于企业的资源”全面推进,牢固树立社区管理人员的公仆意识,提高服务质量;通过换位思考,把各项工作做到社区居民的心坎上,把各种不稳定的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保证了社区的和谐稳定;把为给居民提供一流的服务,作为社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赢得了居民的笑脸和赞誉。围绕这一文化理念,他们从离退休人员管理入手,通过每月召开一次离退休人员例会,解疑释惑,破谜开悟,引导老同志和居民参与社区的管理。通过建设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羽毛球运动场、离退休人员活动室和老年门球场、文化广场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为契机,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创建活动。社区离退休人员自发成立了老年书画兴趣小组、秦腔自乐班、秧歌队、老年门球队及锣鼓队、广场舞蹈队、被蒲白实业公司命名的文化品牌南桥社区洛神拳(剑)队等。社区对这些文化团体在设施设备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基础上,由工会和离退休党支部组织引导,不定期开展活动,为活跃居民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区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总结社区文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该社区还印刷了反映后勤岗位文化特色的《南桥社区文化手册》、《南桥社区十周年纪念册》,提高了社区的整体文化品位,铸造了文化品牌。他们还根据社区的地域现状,营造文化氛围,通过在迎宾路西段两侧建立“廉洁文化”宣传区,东段两侧的“计划生育”宣传区;长乐路两边的“养生文化”及“和谐文化”宣传区;长乐路南段两侧的“居民道德文化”宣传区;朝阳路东边的“古诗词文化”宣传区,形成了整个社区文化大景观的格局。社区还通过开展评比表彰五好家庭,学习型家庭,明智老人,孝顺儿女,贤惠媳妇,自强不息身残志坚的好青年,拾金不昧的好居民等典型模范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典型,弘扬正气,改善风气,增加了居民对社区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南桥的过去,包袱沉重,南桥的今天,凤凰涅槃,南桥的明天,前景光明。社区一班人决心按蒲白实业“物业铸品,实业强体”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做精、做细、做实、做强物业管理,用服务提升实力,用服务产生效益,用服务提高市场占有率,赢得居民的信任、市场的认可,在“十二五”末,把“南桥”品牌在三秦大地叫响。

(王成祥 原爱玲 魏新胜)

煤化实业集团董事长姚京林(左二)在蒲白实业公司总经理任广民(左一)的陪同下到南桥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蒲白矿业公司董事长、实业公司党委书记雷贵生(左一)到南桥社区指导修复工程

南桥社区班子及中层管理人员

义务监理员查看处理屋顶

社区医务人员为居民诊病

社区居民在游艺活动室下棋

煤化实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张建军(左二)到南桥社区检查指导工作

蒲白实业公司总经理任广民(右一)冒雨到南桥社区查看居民住宅情况

南桥社区领导看望困难职工

上篇:没有了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9/20120925M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09/25/13600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