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人日报消息 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深化“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建立健全服务职工长效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味着工会服务职工活动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有了“硬指标”,其中,职工群众满意与否是衡量服务职工成效的主要依据。
“面对面与职工交流、心贴心做职工朋友,实打实为职工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意见》要求建立健全6项制度,即工会组织联系职工制度、工会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调研制度、源头参与制度、为职工办实事制度、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及劳动争议调处和法律援助机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意见》量化了工会领导机关服务职工长效机制的标准。如各级工会要坚持每年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职工活动,特别是工会领导机关建立服务职工联系点,各产业工会、全总机关有关部门对口联系1-2个省(区、市);各级工会领导干部每年要确定1-2个职工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进行重点调研,全总、省总机关干部每年下基层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市、县工会干部不少于90天等。
同时,在有关工会组织联系职工制度中,还强调了运用网上政策咨询窗口、博客、微博、手机短信、QQ群等新媒体,建立群众工作室(站)、员工诉求中心、在律师事务所和工会帮扶中心设立“职工维权岗”、发放服务职工联系卡、意见箱等新载体,及时收集反馈基层和职工的呼声,拓宽职工意见表达渠道。
据了解,除进一步健全困难职工帮扶机制和劳动争议调处、法律援助机制外,《意见》还要求各级工会着重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每年制定为职工办实事计划,实行公开承诺制,并实现服务职工的绩效考核,建立工会干部联系基层、服务职工档案制度及工作台账,通过实行办理结果回复制度,向基层和职工群众通报办理情况,接受职工群众和社会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