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韩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工会组织作为和谐韩城建设的重要阵地,强化组织领导,赋予更多资源,放手支持工作,推动工会组织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救助困难职工、调处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促进了韩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韩城市总工会先后获得了陕西省模范县区工会、渭南市先进工会等诸多荣誉称号。
在工会工作的组织领导方面,韩城市委坚持把工会工作放在促进社会和谐、推进科学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市委常委会每年召开1—2次专题会议,听取工会工作汇报,研究决定重要事项;市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在工作中,韩城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工会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与全市中心工作同安排部署、同检查考核;坚持工会领导列席政府有关会议、参加涉及职工利益的领导机构、劳动关系三方协商等制度,不断完善有利于工会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确保工会在全市工作中有位置、决策时有发言权;坚持把领导干部结对帮扶困难职工、基层工会组建、职工维权、经费征缴等工会重点工作,列入全市重大事项督查范围,定期督查,促进提高。
在支持工会硬件建设方面,该市以工会办公场所、困难帮扶中心和职工文化宫为重点,想方设法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工会阵地建设。2006年初,由市委、市政府出面协商,在市人大办公楼腾出一层共17间办公用房,作为市总工会固定办公场所,结束了工会长期租房办公的历史;2011年,韩城市投资500万元,购置了一栋1350平方米的办公楼,配齐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作为市总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公场所;今年,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促进工会职工文化宫与阳山庄村投资的市文化中心大楼统筹规划建设,该项目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目前已经开工。
在工会工作经费保障方面,该市力保“供血”功能,每年把工会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拨出专项资金,支持工会开展送温暖等工作,并根据工作变化予以足额保证。今年6月,“三站一庭”成立后,市委、市政府再次给予20万元资金,支持开展此项工作。增强工会“造血”功能,将企事业单位工会经费由工会依法直收变为由地税部门代征,使全市工会经费征收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2011年达到130万元。同时,他们健全“输血”机制,对于工会开展的各种专项活动,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提供足额的经费保障。
在基层工会组建上,该市按照“党建带工建、党工共建”的思路,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加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建设的意见》等文件,把非公企业、园区、社区、村级工会的组建率、职工入会率纳入各级党建考核目标,与党建工作同时布置、同步推进,有效促进了基层工会的组建工作。目前,该市组建基层工会1120家,组建率达到90%、覆盖率达到92%。其中,非公企业工会由2005年的两家,发展到去年底的670家、会员6.5万人。
市委、市政府历来对工会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在提拔使用、待遇提高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先后落实了全市12个镇办、26个系统工会主席党政副职待遇。在桑树坪、龙门、芝川、金城4个镇办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对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明确按照副科级建制配备;对全市434个基层工会主席,规定比照同级副职或管理中层对待,有效激发了工会干部服务职工、推动发展的工作热情。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