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月薪九千不惶恐

惶恐背后的月薪不能承受之重

2023年09月15日

“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地要月薪9000左右才能不惶恐。”这是近日一份调查给出的数据。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生活惶恐并不难理解,而当月薪数字成了惶恐程度对应的表象,其结果看似滑稽却也值得深思。我们究竟为何如此惶恐?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答案。

近日,新华网援引的一份调查引发网友关注,调查内容为“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数据显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9000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5000元上下浮动。

上月,一篇《月薪9k在深圳活得好累,十一想回老家发展》的帖子在微博上被广泛转发,尽管有“不少人认为收入够高了,没什么好抱怨的”,但深圳白领的共鸣依然可以管窥到白领阶层不那么光鲜甚至是自我难以承受的一面。

当然应承认“月薪九千”已经是不少个体艳羡的数字;但更应承认的是,不断疯涨的房价、令人生畏的医疗费、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不仅是对普通公众的“折磨”,更可以威胁到白领阶层看似体面风光的生活。

A“月“月薪九千不惶恐”不是矫情表面上优厚的薪水和巨大生活压力、风险预期的不成比例,让白领阶层的焦虑有升无降,由此产生了易碎心理。“月薪九千不惶恐”不是矫情而是现实的倒逼。

网友蓝色沙是私企白领,月收入4000元左右。在别人眼里,这是一份不错的收入,但为结婚他买了套房子需要长期还房贷,一个月就近2000元,所以,剩下的钱就只够生活,根本攒不下来。“现在就怕生病等意外事情发生,看病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B“生活压力山大,元芳,你怎么看?”

“压力山大”如今成了都市白领的流行语。为什么今天中国人“满足多反而抑郁大,享受多反而幸福少,安宁多反而焦虑重”?很多网友借用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热词在微博上发问:“元芳,压力山大,你怎么看?”

网友“周末呆在家”认为,“对于处于事业‘爬坡期’的许多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工作’的现状让他们不得不面对住房压力、子女教育、职场竞争等问题,既承担着养家糊口的责

任,又要面临医疗、养老、教育等

福利保障不够完善,所以个人肩

上的担子显得尤其沉重。”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学

院讲师胡颖廉分析,一方面,由

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总体有待

完善,人们对医疗、养老、住房和

子女教育等问题缺乏稳定感。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

公平现象,贫富差距扩大,不少

民众产生“相对被剥夺感”,群体

性焦虑情绪严重,这加剧了急功

近利、肤浅急躁的社会氛围。

C月薪来衡量“惶恐”太简单了

在采访中,谈到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时,“家人健康”、“放松的心态”、“子女孝顺”等都被网友所提及,而月薪只是其中之一。

很显然,真正导致人们惶恐的并非月薪收入,而是月薪收入所不能承受的生活负担之重。收入差距的扩大,社会两极的分化,阶层与阶层之间流动困难,穷人变富越来越难,社会性机会越来越稀缺……这些都是“惶恐”的原因。换言之,如果收入分配不公、劳动报酬占GDP比重太低、“工资涨不过CPI”……得不到根本有效的救赎,“月薪九千不惶恐”的精神愉悦,终归是“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水中望月触手成空”。

D“月薪9000不惶恐”背后是归属感缺失

月薪低为什么会让人感觉惶恐不安?答案并不复杂。在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面前,收入高低或许并不是决定幸福度的唯一因素,但绝对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有钱未必会幸福,但没有钱肯定不幸福这是“9000元的不惶恐”命题存在的最大合理性。

因为收入和消费最能直观反映生存状态。不说别的,单单一套动辄上百万乃至数百万的房子,就足以透支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全部收入。“哥买的不是房,是安全感”,很显然,“9000元的不惶恐”期许的也不是高收入,而是一种归属感。

前些时候,求是杂志社旗下《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联合开展的“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中国人感觉不幸福。就“对于提升公众幸福感作用最大的五个因素”这个问题,参访者给出的答案依次是“提高工资水平”、“降低房价”、“提高医保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等。由此可见,收入高低、生存压力和社会保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然是决定国人幸福强度和安全感的一个关键因素。

E回归淡定寻找幸福

网友“白狐之恋”说:“幸福在哪里?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幸福于每个人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网友“小猫喝coffee”说:“生活回归幸福,既需要政府努力营造公平正义的环境,给人们以希望,也需要每个人降低自己对物质的追求和对金钱、权利的欲望。”

“我的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但生活还不错,该有的都有。”网友@涛涛说,在他的眼中,“钱是永远没个够的”,所以,只要安排好就能合理利用,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惶恐。 “网友@笑”对未来月薪1800元,收入不高,但他觉得自己的生活仍然很快乐。他说:“太多的恐慌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放松心情,是你的当你有能力的时候,自然都会有。”他希望年终的时候能领到1万元的奖金,用它来帮助贫困学生,他生活的真谛就是:“活好每一天,天天都有快乐的笑脸。”

上篇:没有了
下篇:榆林市民:月薪5000才安心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0/20121025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0/25/13675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