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科技之光助力铁路安全发展

2023年09月15日

近年来,西安铁路局的科技工作犹如一粒种子,在精心培育下,不仅开出了灿烂之花,而且结出了丰硕之果。

2008年以来,全局累计有63项科技成果通过了省部级技术审查和鉴定,5项科技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0多项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涉及安全生产、经营管理、运输组织等多个领域。

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安全基础

近年来,西安铁路局在借助新线投入使用之机,大力推进内燃铁路的电气化改造,逐步改内燃牵引为电力牵引,提高线路通过能力。

为全面加强治安综合管理,该局相继投入使用多种安保设施,实行封闭化管理,对道口等处实行立体交叉改造,增设道口安全检测设备、站车视频监控设备等,创造良好的运输安全环境。

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以往铁路工作人员要钻到列车底部对每辆列车的各个部件进行仔细检查,长时间在车底工作使得大多数检修人员“挺不起腰,抬不起头”。

为改变传统作业方式,提高检修作业科技含量,西安铁路局通过使用车辆运行安全监控系统(5T),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使高清相机成为发现故障的第三只眼,红外线辐射探测代替了职工“用手测量温度”,麦克风也代替耳朵成为了听“故障”的高手。

新设备的运用,改变了过去检修员“钻入钻出、锤敲手摸”的作业方式,走向了分散检测、联网运行、数据集中、优化整合、信息共享、集中报警等网络信息化新道路,大部分车辆检修工人的作业区也从铁道旁移到了电脑前,既减轻了检修人员劳动强度,又提升了故障发现与检修效率,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

2008年以来,西安铁路局共投入资金1762万元,在既有线改造和新线建设中,相继运用了运输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设备、电力机车和各种型号的动车组列车等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有力确保了运输组织的安全高效。

加快科研创新提升安全能力

西安铁路局管辖陇海、宝成、宝中、襄渝等20条线路,线路纵贯南北、横跨东西,是西北乃至全国重要客货集散地和转运枢纽之一,运输任务繁重,安全压力巨大。

为保证铁路运输安全,该局成功研制了列车慢行施工防护提示装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线视频监控系统、铁路安全影像实时监控系统、机车安全装备运用维修管理系统、机车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装备,使奔驰在千里铁道线上的列车多了一道道安全砝码。

横跨秦岭南北的宝成线,线路纵坡最高达30‰,是全路坡度最大的线路,防止车辆溜逸是这个区段安全的重中之重。这个局自主研发生产的电气化铁路地面控制自动过分相系统装置,成功解决了电力机车在通过高坡重载区段的分相时,乘务员手动操作易发生车辆溜逸、断钩的技术难题,通过在地面安装系统装置,运用可编程控制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完成机车过分相时由电脑自动进行的断、送电操作,实现了乘务员不用手动操作,机车就可带负荷,安全、准确地自动通过电分相,有效防止了车辆溜逸事故发生。

近年来,西安局共研发科研项目215项,其中多项技术产品获得国家专利,并在全路得到推广,这些科研成果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使机车运行安全系数得到了极大提高。

培养技能人才 储备发展动力

“去年,我参加了全路技能竞赛,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我仍然对自己很有信心,希望在这次全局技能竞赛中能够获得优异的成绩,成为铁路行业的高技能人才。”9月5日,在西安铁路局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场上,来自西安客车车辆段的参赛人员姚剑面对镜头自信满满地说。

为加快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这个局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创建模块化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办公网在各基层单位成立网络教室,编写441个课件,13000多个模块化培训教材和23万道的试题库供职工在线下载、学习、答题,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提升学习效率。

此外,出台《西安铁路局职业技能竞赛实施办法》、《技师、高级技师岗位聘任制实施办法》、《运输站段技师、高级技师岗位设置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用政策措施和激励机制不断激发职工自觉学习的动力。

目前,全局共有技师3590人,高级技师291人,其中“全国技术能手”称号4人、“全路首席技师”称号4人、“全路技术能手”120人。

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为西安局科学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还带来了技术改革创新的新成就。近3年来,全局立项小改小革技术创新762项,成功解决了运输生产中的一大批问题。 (于海)

上篇:快速理赔知识将入驾考
下篇:QC小组活动解决生产瓶颈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0/201210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0/30/136882.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