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听数字指挥,让数字说话”已扩展到生产指挥、现场作业等各个层面,极大地优化了劳动组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10月29日,随着长庆采气一厂作业四区G4—9单井数据远传系统投运,标志着这个厂729口气井全部进入了“远程智能化管理”时期。
“数字化”的管理模式,“白领化”的工作方式。如今,在采气一厂97座集气站,所有气井的生产数据都被“装”进了计算机,员工只要轻点鼠标,所有数据尽收眼底。“在未实施数字化改造前,人工巡井是3天巡井一次,并且每天最多能巡13口井左右,现在安装了单井数据远传系统,集气站员工足不出户,几分钟就可以完成,巡井频率提高了,员工劳动强度减轻了,也有效推进了各项生产工作的顺畅运行。”作业三区资料员李小燕说。
为了实现气井井口油压、套压的监控功能,使所采集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在单井数据远传改造中,这个厂还在集气站建设了相应辅助设施,每座集气站设立了独立的工控机,开发井口数据采集系统及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人机界面,实现对井口数据、图像的实时监控。在此基础上,这个厂建立了统一的气井井口数据存储数据库,实现每口气井井口参数以及生产曲线的随时调阅,满足地质研究的需要。
单从成本节约、提高效率、事故抢险、节省人力这些方面来讲,数字化带来的实惠是不可估量的……据数字化与科技信息中心刘刚介绍说,以前技术人员上站维护需要一整天的时间,而大部分时间全耗费在路上。而如今,假如小站某个数据传输有误或者出现一般故障,在靖边基地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实现远程调控,这在气田97座集气站均能实现。同时,借助先进的数字化系统,各集气站还安装了紧急截断阀,一旦站上突然发生重大事故,员工只要轻轻按下应急按钮,就会轻松截断气井来气,从而从容地进行事故处理。
(谢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