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职工地位、体现职工意愿、汇集职工智慧,这是企业民主管理初衷,也是企业民主管理的方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的加快,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充分调动职工群众参政议政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各企业的重要课题。
在目前状况下,国企民主管理起码有着三条现实意义:
一是实行民主管理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形势下,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复杂性,企业员工思想呈现多元化、复杂化、功利化发展的趋势,一些企业的内部劳动关系紧张,潜在矛盾和对立情绪时有爆发,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职工对企业的重大事项了解不多、参与不够,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缺少话语权、监督权和表决权。所以,充分发挥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全面推行并不断深化企业民主管理,努力增强企业重大事项的透明度和公开性,是消除内部矛盾、密切干群关系、促进企业和谐的客观要求。
二是实行民主管理是落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具体体现。
作为企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广大职工来自于不同的部门、从事不同的工作、熟悉不同的知识、掌握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作为企业的决策层,经常察民情、听民声、集民智,在一些重大事项和关键问题上,坚持推行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挥职工的集体智慧,依靠集体决策的力量,不仅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充分集中更多、更为全面的知识、技能和信息,使决策更为稳妥、合理、科学,而且也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实了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基本方针。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举措。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为企业所属员工谋利益、谋福祉,让企业的每一位职工做到人尽其才,在企业提供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最终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和谐共赢,继而促进一个行业、一个地区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发展。所以,只有切实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等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机制,保障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发挥职工的监督权,培育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使职工自觉融入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和发展进步中并发挥积极的能动作用,满足职工自身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以我从事工会工作的实践体验分析,国企深化民主管理有四个有效途径。
一、落实责任,健全机制。深化民主管理的首要责任主体是企业本身,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决策者和领导人员,要将推进、深化民主管理当作重要任务去安排部署,重视、支持相关内设机构和职工按照制度规定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其次,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推行民主管理最主要的形式和途径,企业工会组织要注重发挥职代会职能作用,扎实做好职工代表提案征集和落实工作,保证职工意愿融入企业管理,做到凡涉及企业年度方针目标、重大改革措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项,坚持事前广泛征求意见和过程集体讨论审议,将集体的智慧贯穿在企业决策中,坚持“职工代表不举手、决议方案不出台”,保证企业民主决策正确性。
二、注重宣传引导和实践培训,提升职工参政议政的能力。深化民主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职工的主体地位作用,工会组织要积极宣传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引导职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壮大献计献策,并在参与企业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过程中,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激励职工代表参与企业管理的工作机制,制定职工代表业绩档案和职代会提案考核办法,进一步增强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员关心企业、全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氛围,促进企业民主管理向企业管理民主的发展。
三、着力推进厂务公开,落实好职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围绕职工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通过局域网、公开栏、通报会等多种形式对干部选拔任用、物资采购、职称评定等企业的重大事项、敏感问题、关键环节进行公开,力求信息共享,让职工知厂情,议厂事、督厂行。
四、创新载体,拓展渠道,促进企业民主管理不断深化。比如,推行逆向考核,以分会为单位,按月收集基层部门、班组、职工对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形成对职能部门的逆向考核意见,使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再比如开展一些专项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结合企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以降耗增效、素质提升、队伍稳定、后勤保障等为专题,以职工代表走访座谈、专题会议、工作调研及问卷调查等为形式,在全体员工中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从不同渠道倾听和重视基层班组和职工的意见,自下而上征集广大职工对节能增效、成本控制、科学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并建立征集、梳理、实施、评价、奖励的闭环管理机制,引导好、保护好和发挥好广大职工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使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成为改进企业决策、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举措。
(贺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