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喜迎十八大延长人的歌”系列报道之一

内涵增长 创新驱动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五年发展纪实

2023年09月17日

编者按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我省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成就,企业国有资产总量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企业改革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为全省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陕西国有企业领头羊的陕西延长石油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尤其引人注目,经过1998年和2005年两次重组整合,特别是2007年以来,延长石油进入了百年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2007年,采炼双双突破1000万吨大关,跻身于国家千万吨级大油田行列,之后又连续4年原油产量1000万吨以上稳中有增;销售收入从2005年的303亿元,到相继突破400亿元、600亿元、800亿元,1000亿元大关,到2011年猛增到1236多亿元,连续6年增长幅度保持在20%以上的,财政贡献连续6年保持全省第一、连续3年位居全国地方企业前列,企业资产规模由当时的468亿元增长到1353亿元,年均递增24%,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如今,延长石油这一中国石油工业的百年老字号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2012年11月,延长石油又传出喜讯,1—10月份,实现销售收入1326.5亿元、同比增长24.1%,实现利税费495.3亿元、同比增长10.5%。按照这一趋势,延长石油全年销售1600亿的目标胜利在望,陕西第一个世界企业500强即将花落延长,这一业绩也是十万延长石油儿女为十八大献上的一份厚礼。

回顾延长石油这几年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这一百年老字号悄然发生的变化,企业的增长更注重内涵,创新正在为现在乃至未来的延长注入全新的动力。

5年来,延长石油新开发的油井逐年减少,而产量却稳步提升,保持着特低渗透地质条件下千万吨产能的稳中有增;

5年来,延长石油实现了天然气领域的历史性突破,打成了中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油气并重全新篇章已然开启;

5年来,延长石油的炼化产能由2007年1050万吨提高到1500万吨,高标号油品和高品质柴油成为主打产品,炼油加工实现从“单一燃料型”向“燃料化工型”的成功转型;

5年来,千里管网穿越三秦大地,能源动脉连接陕西南北,终端销售星火燎原,油品供应能力大幅提升;

5年来,油气煤盐全新战略业界瞩目,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全面展开,延长石油特色发展之路正在铺就;

5年来,“延长模式”正在开创产学研高效结合的技术转化路径,科技创新正在为这艘能源航母注入强劲动力。

科学发展做优主业

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为延长石油新委任了两名舵手,原陕西煤业集团董事长沈浩调任延长石油集团担任董事长、党委书记,原科技厅副厅长张积耀调任延长石油集团任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一位是长期从事大型能源集团公司管理经验丰富企业家,一位是化工行业行家里手的专家型领导,这一对高管组合对延长石油的强势崛起带来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赴任伊始,延长的高管们发现,这位一直领跑陕西工业经济的企业骄子,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幸运。其掌管的石油资源是已开采100多年的“特低渗”、“超低渗”、“低品位”边际油田,开采难度与效益不言而喻。面对着油气后备资源不足、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较短等诸多问题,沈浩、张积耀同集团领导班子一道先后深入各涉油县区,多个基层单位,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深入调研。

经过仔细探讨、认真研究,确立了“三个立足、三个依靠、三个推进”的发展思路,确定并实施了“一业主导、多元支撑”,“油气并重、油化并举、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产业战略。

董事长沈浩认为,面对石油后备资源有限的现状,必须要从单一的“石油探采”向“油气并重”转变;面对炼油一二次加工不匹配,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端化、精细化产品较少的现状,必须尽快实现从“油头化尾”向“油化并举”转变;面对油气资源储备不足、深度转化不够的现状,必须积极争取煤、盐和其他资源,开创“油气煤盐综合发展”的新模式,努力形成具有延长石油特色的优势产业;面对产业新兴化的趋势,必须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装备制造、工程建设、金融等其他相关产业延伸。

从这时起,延长石油能源巨轮开始了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依靠创新驱动、走内涵式发展之路,在经历了百年沧桑后,延长石油迎来了发展史上最好最快的时期! (下转二版)

上篇:陕北铁路的红色情怀
下篇:本月西安举办4场招聘会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1/201211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1/07/1662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