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奋战在一线的标兵

——记省劳模、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程师戴彦雄

2023年09月17日

从荒无人烟的陕北沙漠、黄土沟壑的铁路、公路勘察,到山高路险的湖北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从西安城区城墙内地铁勘察,到原始森林中的水利水电建设。从没水、没电、没信号的三无非洲高原,到海外兵团大会战的大型房建工地,到处都留下了戴彦雄的身影。

工程勘察行业属于野外作业,戴彦雄从工作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要扎根工程建设第一线,“作为机勘人,我不上谁上,我不顶谁顶。”戴彦雄笑着说。

2004年,本科毕业的戴彦雄,恰逢机勘院二次创业的历史机遇,工作的8年间,戴彦雄参与更多的是非常规业务的勘察工作,而非常规业务的特点就是困难多,问题多,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创造效益。戴彦雄说:“中央不是要宣传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吗,我们在我们自己的领域正是要向这个目标迈进,要能够发现、分析、面对与解决问题,做有能力的人,做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三峡滑坡的工作量签证工作、评审工作到铁路、公路勘察过程中的青苗赔偿工作,从边坡勘察时的技术研讨到海外项目的复杂运作,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所出现的种种新问题,他总是在自己所掌握知识的范围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未逃避。面对自己不熟悉的问题,他也总是能够虚心向领导与老同志请教,以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经验。8年来,很多的第一次从他的手中经过,第一次带大部队出国,第一次为海外项目大规模准备物资,第一次进行水利水电勘察项目,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勘察,他也记不清楚在这些第一次之间面对过多少不可能,发现和解决过多少不可能,但是他记着一点,只有做事实的践行者,只有去直面问题,才能找到合适的出口,才能做好先进生产力的践行者。

8年的工作是艰辛的,在荒凉的工地现场一干就是凡个月,工作地点荒无人烟,为了保证工期,戴彦雄和同事们早出晚归,中午没有地方吃饭,冷馒头就凉水就是一餐,数九寒天,长时间的野外工作冻伤了手脚,他们无暇顾及。旱蚂蝗的肆虐,蚊虫的叮咬,天公的喜怒无常,加之饮食习惯所带来的水土不服,导致他和同事们腹泻、持续高烧,吃尽了苦头。他和钻机的一线工人一起,起早贪黑,严格规范作业,力争将施工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降到最小。戴彦雄常说,“作为技术行业,我们的一点认真,能够造就抑或是决定业主的成败。”曾经的地铁试验中,他为了一组数据的略微超差,坚持3次返工,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半,直到把试验按照要求做好为止。为了一组抽水试验结果的翔实,他在工地上连续奋战20个小时,直到确认数据准确无误。

就是这样一个80后的小伙子,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在他的工作记录里,写满了奋斗者的激情:一年三百天奋战在生产一线,将四个春节挥洒在海外生产一线。

本报记者 杨琳

上篇: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发布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12/12/20121206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12-12/06/1672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