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主任,快来看呀,又见您的“喜报”啦!”咸阳行包车间的安全员张静一边欣喜地喊着她们的副主任,一边快速打开“喜报”瞧个究竟。
“呀!是您前天才写的那篇“假戏见真谛”,一投出去就登在了《西铁咨询网》上,真是羡慕啊……”调皮的张静一脸佩服地说。
一张小小的“喜报”究竟有多大的魅力,吸引了那么多的职工?原来,为了更好发挥基层新闻通讯员积极性和创作热情,西安西站党委面对管辖内18个车间、中间站距离较远,信息不畅,通讯员之间沟通交流不顺的实际困难,创新新闻宣传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将车站公文网、“西部港QQ群”作为新闻通讯员之间交流的有效载体。
该站党委通过一事一报的“喜报”形式,对凡是刊登在路局以上主流媒体网站、传统报刊的新闻通讯员,由站党委利用局域网在全站范围内颁发喜报,第一时间表彰鼓励新闻通讯员,要求新闻通讯员所在站间党政正职利用班前点名会、班后总结会、站务公示栏等途径,加大对新闻通讯员的表彰鼓励,提高新闻通讯员的人气和知名度。
为了鼓励新闻通讯员们多思、多写、多拍,提高其上稿率及写作热情,该站党委采取动态化管理模式,将铁道部、路局、车站阶段性的新闻宣传报道要点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公文网、“西部港QQ群”、手机微信等多种方式让全站89名新闻通讯员们做到心中有数、下笔有路,并在每月底将新闻通讯员们的月投稿、稿件采用情况进行统计以通报形式下发至各个站间,作为站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相继建立了咸阳、三民村、三桥、户县、东站区、西站区6个新闻通讯员基地,培养了一大批新闻通讯员和文学发烧友。
小小的“喜报”不仅凝结了车站党委对新闻通讯员的关爱,更重要的是把一大批新闻通讯员打造成了草根明星,很多新闻通讯员外出参加培训、学习、考试,都会被不知名的职工认出来,风光性绝不亚于大明星下现场,极大地激发了新闻通讯员们踊跃投稿、积极撰稿、争抢喜报的积极性,盼喜报也成为该站新闻通讯员之间相互较量的舞台。
“鸭梨比山大啊!看来要化作动力才行,回头也让你们瞧瞧我的喜报!”在一旁的咸阳货运车间新闻通讯员王侠不服气地嘟囔着,惹得咸阳新闻通讯员基地10多名通讯员开怀大笑起来。
(周昆鹏 左鹏)